近日,张家口市公安局宣化分局结合近期典型案例,向广大市民发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提示。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宣化警方通过剖析真实案例,帮助市民识别诈骗套路,筑牢反诈防线。
冒充公检法诈骗:“孙子”出事了 “假公安”真陷阱
今年年初,宣化公安分局收到市民彭女士送来的一面写有“尽心尽责不负所托 只用破案为民解忧”的锦旗,感谢民警及时为其挽回损失的2万元钱。
原来事情发生在去年高考前夕,彭女士接到自称是其“孙子”的电话,告知其要和朋友去吃饭,在这期间不方便接打电话。没想到第二天,彭女士接到自称“某地公安局”的电话,称其孙子进入娱乐场所,被公安局带到了派出所,需要在当天中午12点前缴纳四万元保证金才能出来。并让彭女士与另一头的“假孙子”通话。经过“假孙子”花言巧语的哄骗,再加上年纪较大,彭女士此时还没有听出电话另一头是“假孙子”,想到其害怕父母知道责备,又担心影响孙子高考,彭女士就听从电话指挥,到当地银行,通过柜台给指定账户转了两万元钱。在“某地公安局”要求继续转账时,实在没钱的彭女士只能通知孩子父母一起想办法,这才得知,孙子已经参加高考,自己被骗了,并赶忙报案。接警民警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对付款账户进行止付,并及时为彭女士将2万元追回。
宣化公安分局民警提示广大市民,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采用电话、短信、QQ、微信等网络方式远程办案,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更不会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如接到可疑电话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免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同时立即联系当地公安机关进行验证。
陌生“快递”陷阱:别扫码 别刷单
莫名收到“快递包裹”,里面一张“刮刮卡”,你以为这是商家给你的优惠,因好奇拆开陌生快递。此时,要当心这可能是骗子抛出的“诱饵”,稍有不慎便陷入精心设计的“快递陷阱”。
去年11月底,李女士收到一个京东快递,里面是一张“三只松鼠”的卡片,上面印有二维码,李女士扫码后加入一个微信群,并有免费礼品发放,其中有20元的红包,需要将李女士微信收款码发到群里。按照要求李女士发送了微信收款码,群里又发来网址让下载安装后,做任务领钱,李女士就继续按照要求一步步下载安装,并领取完成“99元”任务后,收到130元任务费。
在小额返利的诱导下,李女士逐渐放松了警惕,又继续选择“499元”的任务,这次提示任务操作错误,任务指导员提示李女士要扫码付3000元修补任务,已经一步步沦陷的李女士按照要求扫码付款,继续完成任务,没想到任务指导员再次发来修补数据任务,李女士按照提示操作将现金20500元通过贷拉拉的方式将钱寄到指定地方。
就这样,随着诈骗流程深入,在做任务,修补任务,解冻账户的循环中,李女士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深入陷阱。当最后一次任务指导员告知操作失误账号被冻结,解冻要交193000元时,李女士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宣化公安分局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对于来源不明的快递要谨慎处理,切勿随意扫码参与不明活动。面对网络上各种看似诱人的“福利”“返利”活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因一时贪念遭受财产损失。
引流新套路:要兼职 先刷单
在这个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骗子手段层出不穷,变化多端。刷单返利类诈骗,又有新花样,骗子通过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以招聘兼职为陷阱,引导受害人进行“刷单”“代购”实施诈骗。
今年四月初,宣化公安分局发现一条高危预警线索,有疑似受害人正在宣化某超市购买12万元购物卡。因为购卡金额较大,财产损失风险较高,民警立即赶赴某超市,成功找到购卡人。经过民警进一步核实,原来一涿鹿女子在网络平台刷到一条兼职信息,可通过组装油笔做任务获得佣金。其信以为真后添加对方客服,并被要求交纳任务押金7万元,在完成指派任务后得到了680元佣金。其想提取押金时,被告知没有按照对方指定时间进行操作,已被扣除6分信誉积分,如想提现,必须把信誉积分补齐,按照1分信誉积分两万元,该女子还需再缴纳12万元的信用分押金。此时,对方称该女子银行卡已被限额,要求其就近前往某超市购买超市购物卡,邮寄到指定地址。该女子立即驱车来到宣化区某超市,准备购买12万元超市购物卡,邮寄到指定地点。最终,经过民警一番劝告,该女子意识到自己被电信诈骗,打消了继续购卡的念头返回涿鹿报警。
宣化公安分局民警提醒广大市民,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没人好心带你去发财,要时刻警惕“刷单”、“虚假中奖”、“冒充客服”等电诈陷阱。不要相信网友推荐的兼职刷单、投资理财陷阱,不要参与网络赌博、不要加入拉人头等网络传销营销组织,更不要相信一些国外投资平台和货币投资平台能挣钱,否则会血本不归。总结防骗要点就是,“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转账”给陌生账户。同时建议市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筑牢反诈防线。如有疑问或者发觉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