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 | 郭进考:一粒种子的初心与使命

0
分享至

记者 魏闪 富心迪

春天的麦田已舒展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一位白发老者俯身凝视刚刚抽穗的麦苗,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青翠的麦秆,阳光穿过麦芒,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微风掠过,麦浪沙沙作响,像是大地在低语。

这是记者赶到辛集马兰农场小麦试验田时见到的一幕。而这位老者就是年过七旬的郭进考,一位与土地打了50多年交道的农业科学家。从青丝到白发,从“冀麦26”到“马兰1号”,半个世纪的跨越,他成功培育出了33个小麦新品种,推广到8个省份,累计种植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成为麦农交口称赞的小麦育种专家。

郭进考与专家们观摩马兰农场试验田。记者 富心迪 摄

一粒金种子的初心:让乡亲们吃饱,更要吃好

“小麦不仅是粮食,更是农民的希望。”这是郭进考常说的一句话。1973年,郭进考农校毕业,带着成为育种专家的梦想、带着让乡亲们吃饱饭的目标,进入刚刚创办的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工作。面对“一无育种资源,二无试验设备,三无研究资金”的工作环境,他先后拜访40多位专家,请教100多位同行,搜集500多份育种材料,认真研读各种大学教材和农业专著,做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小麦育种是一项技术要求精细严谨的复杂工程,一个优良品种,从几百个、上千个原始材料选配杂交组合,经几代筛选,到审定推广,有时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1988年,他培育的“冀麦26”横空出世,创下亩产400多公斤纪录,让河北小麦实现从“低产”到“高产”的跨越,也短时间内创下河北推广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增产效益最高的纪录。

1996年,他成功培育出“冀麦38”小麦品种,亩产量达到613.34公斤,刷新了河北省当时的高产纪录,将河北省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了粮食增产。

“石4185”“石家庄8号”“石麦15号”…… 50多年麦海淘“金”,但他并未止步:高产只是起点,节水、抗逆、优质才是未来。

面对华北地下水超采严重及气候不断恶劣的严峻现实,他带领团队扎根马兰农场,经过上万次试验,终于培育出“马兰1号”——全生育期仅需浇一次水,“一水过千斤”,且再破纪录,亩产达863.76公斤,为河北小麦单产树立新标杆。

马兰1号试验田。记者 富心迪 摄

那天,看着老乡们捧着沉甸甸的麦穗,笑得合不拢嘴,郭老说,那一刻,所有的艰辛都值得了。

“四新”农场:现代农业的燕赵答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郭进考说:“新品种是农业的芯片。研究新品种,是无止境的,提升产量、提升品质,把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落实到田间,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有了好的品种,如何充分发挥品种潜力成了关键问题。在马兰农场,郭进考创新提出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理念正在结出累累硕果。

“一定要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农人来管理,建设‘四新’智慧农场,形成典型示范来引路。”郭老介绍说。

在“四新”农场里,你会看到新型播种机简化了农民的种植程序,实现了旋耕、播种、镇压、施肥一体化,播种由原来的垄播改为了匀播,把种子分散开,避免集聚,便于个体发育。

“四新”智慧农田。记者 富心迪 摄

无人机在空中盘旋,精准喷洒农药;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数据直接传到手机APP上,农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掌握农田的实时动态。“四新”农场模式已在全国6个市、20个县推广,示范田面积高达十几万亩。

“麦穗越饱满,头垂得越低。”这是郭老常对学生们说的话。如今,他带领的年轻团队继续攻坚克难,团队中的80后、90后已成为科研主力,他们正在把老师的理念一代代传承下去,用低垂的麦穗续写着这篇永远也写不完的“大地论文”。

夕阳为麦田镀上一层金辉,郭老站在田埂上,身影与麦浪融为一体,他就像一株深深扎根沃野的麦子,用沉甸甸的果实回报着大地。他培育的不只是金色的麦浪,而是用忠诚奉献之心书写的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这位把一生献给土地的老人,用他的坚守告诉我们:最动人的故事,永远生长在泥土里;最崇高的精神,永远扎根在人民中,不断汇聚起磅礴的前行力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刚经历一场高温灾难,为何百姓都没感觉?感谢空调,感谢电网

中国刚经历一场高温灾难,为何百姓都没感觉?感谢空调,感谢电网

史书无明
2025-07-09 11:54:30
倒反天罡!江西3名学霸不报北大清华,老师破防后张雪峰揭开真相

倒反天罡!江西3名学霸不报北大清华,老师破防后张雪峰揭开真相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7-08 15:04:31
第一次被“破壁机的杀伤力”惊呆了,思路打开后,根本闲置不了

第一次被“破壁机的杀伤力”惊呆了,思路打开后,根本闲置不了

美家指南
2025-07-09 11:00:30
中毒幼儿园新进展,央视连发5问,后厨下毒曝光,胡锡进痛斥媒体

中毒幼儿园新进展,央视连发5问,后厨下毒曝光,胡锡进痛斥媒体

鋭娱之乐
2025-07-09 13:09:15
55岁,财务自由了,一个月11300,别人在攒钱,我开始花钱!

55岁,财务自由了,一个月11300,别人在攒钱,我开始花钱!

媛来这样
2025-07-08 15:25:43
在天水检测正常,西安就不正常,连铅中毒的事都想压下来…

在天水检测正常,西安就不正常,连铅中毒的事都想压下来…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7-08 18:43:16
山东官宣:魏光明、赵忠江被查

山东官宣:魏光明、赵忠江被查

新京报
2025-07-09 16:48:26
中央巡视后,武汉市原市长被查

中央巡视后,武汉市原市长被查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08 21:35:07
歌手李娜:出家近30年,老母亲含泪陪她住寺庙,如今过得怎么样?

歌手李娜:出家近30年,老母亲含泪陪她住寺庙,如今过得怎么样?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7-09 10:50:50
王阳体面全无,时隔15年,孙菲菲再曝大瓜,该慌的何止谢霆锋王晶

王阳体面全无,时隔15年,孙菲菲再曝大瓜,该慌的何止谢霆锋王晶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7-08 17:20:13
悲催!网传东莞一美资企业声称长期无订单,宣布裁员,将依法赔偿

悲催!网传东莞一美资企业声称长期无订单,宣布裁员,将依法赔偿

明月杂谈
2025-07-08 12:15:21
男子家温度总是40度,找不到原因,拆开天花板他彻底呆住

男子家温度总是40度,找不到原因,拆开天花板他彻底呆住

徐侠客有话说
2025-07-07 09:38:42
李小璐二胎风波升级!蛛丝马迹被扒,和贾乃亮复婚传闻才真相大白

李小璐二胎风波升级!蛛丝马迹被扒,和贾乃亮复婚传闻才真相大白

访史
2025-07-09 12:05:41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Ck的蜜糖
2025-07-09 01:57:51
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德国飞机?外交部:与中方了解事实完全不符,应及时加强沟通,避免误解误判

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德国飞机?外交部:与中方了解事实完全不符,应及时加强沟通,避免误解误判

930老友记
2025-07-09 22:36:46
知名品牌宣布:旗舰店停业!网友:曾人手一罐

知名品牌宣布:旗舰店停业!网友:曾人手一罐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4:44:58
国家发改委: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已基本建立

国家发改委: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已基本建立

大象新闻
2025-07-09 12:00:09
台湾主动放弃使太平岛陷入被动,好在我国南薰岛的崛起令越忌惮!

台湾主动放弃使太平岛陷入被动,好在我国南薰岛的崛起令越忌惮!

壹知眠羊
2025-07-09 19:16:04
陈立人7月7日庭审正面照泄露,目测变胖50斤面相都变了,坚称无罪

陈立人7月7日庭审正面照泄露,目测变胖50斤面相都变了,坚称无罪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09 12:42:46
这款刷锅海绵居然是用三聚氰胺做的?最糟的是它能换种方式进脑里...

这款刷锅海绵居然是用三聚氰胺做的?最糟的是它能换种方式进脑里...

万物杂志
2025-07-08 06:05:05
2025-07-09 23:20:49

头条要闻

男子在理发店充430万做灌肠排毒项目:服务生跪着说穷

头条要闻

男子在理发店充430万做灌肠排毒项目:服务生跪着说穷

财经要闻

金店业绩分化 为何"一口价"卖得更好了?

体育要闻

东亚杯-姚伟传射+世界波邵子钦头槌 女足2-2韩国

娱乐要闻

周杰伦开抖音号疯涨三百万粉丝

科技要闻

英伟达新高!成全球首个4万亿美元上市公司

汽车要闻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天神之眼全面OTA升级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以光为境 国宝花园别墅

教育要闻

赚大了!江苏9所高校,拟入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名单

房产要闻

成交活跃!改善项目霸屏领跑!2025上半年广州热盘榜出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军称打死哈马斯一高级领导人 现场画面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