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图书馆宽敞的借阅大厅内,书架上的书籍整齐排列,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读者们或沉浸在书页间,或轻声交流心得,书香气息浓厚。“每次来图书馆,都像开启了一场全新的知识之旅,那种感觉妙不可言。”市民王女士手捧心仪的书籍,脸上满是幸福。
这份源自读者内心的热爱,正是市图书馆全民阅读工作成果的生动写照。过去一年,市图书馆紧扣读者需求,在数字化转型、基础服务、活动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书写了全民阅读的亮眼答卷。

数据扩容 夯实数字阅读“资源库”
数字化转型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方向。早在2002年,市图书馆便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率先组建“数字图书馆”,多年来不断加大数字资源建设投入,持续丰富数字资源的类型与规模。截至2024年,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总量达137T,各类电子资源的浏览量和总下载量分别升至149万人次和40万人次。
与此同时,市图书馆着力加强传统资源建设。去年,在图书加工入藏环节,完成成人图书、儿童图书、地方文献等总计入藏图书2868种8595册,进一步充实了馆藏。

便捷触达 打造数字服务“高速路”
为了让读者更便捷地获取阅读资源,市图书馆积极推进“冀图邮书”工作。自2021年创新开展网借服务,2023年建筑面积3378平方米、藏书20余万册的网借书库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建成,进一步优化了网借服务的硬件设施。2024年10月1日,将现有“网借服务”与“冀图邮书”无缝对接,“九思畅阅”网借小程序再次完善升级。仅3个月的时间,共计下单346单,借还图书1201册。市民刘先生通过“冀图邮书”借到心仪书籍后,兴奋地说:“现在借书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足不出户就能收到书,大大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
此外,市图书馆上线了OPAC检索系统。读者只需进入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轻松操作,就能迅速选择心仪图书。在提升借阅服务效率的同时,优化了线下借阅流程,增设自助借阅设备,并有工作人员耐心指导读者使用设备。

多元融合 点燃数字阅读“新引擎”
市图书馆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阅读推广活动,让活动形式更加多元,参与人数持续攀升。2024年,共举办各类活动403场,累计吸引240839人次参与。
在知识讲座领域,“文化沙龙”“典耀中华亲子共读”等74场讲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累计吸引33981人次参与。线上参加讲座的听众王晨宇感慨道:“这种线上讲座的形式非常方便,在家就能学习到丰富知识。”
在培训活动方面,“天天宝贝”“科学课堂”等117场培训同样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累计吸引2891人次参与。在“廊图英语”培训课上,老师借助数字化教学工具,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员们的学习兴趣。
主题活动同样精彩纷呈,“闹元宵 猜灯谜”“跳蚤书市”等158场主题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吸引了大量读者,累计42281人次参与。
市图书馆举办的54场展览活动,如“版权展览”“丹青翰墨颂中华”书法笔会优秀作品展等,通过数字化展览形式,让更多读者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美作品,累计161686人次线上观展。书法爱好者张颖在线上参观书法展后,赞叹道:“数字化展览让我能更清晰地欣赏作品细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

协同共建 构建数字阅读“生态圈”
市图书馆积极开展跨部门交流合作,延伸服务触角,构建全民数字阅读“生态圈”。市图书馆携手大牙鼠孩子营举办“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活动,寒暑假共有370名小志愿者参与,服务时长达3853小时。
与廊坊蚂蚁力量公益团合作开展周末“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100组家庭200人参加。家长陈女士表示:“和孩子一起做志愿者,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学会了责任和担当。”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招募与管理,吸引了更多市民参与。
市图书馆与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合作打造“廊图英语”活动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为读者提供专业的英语学习平台。组织集体外借、传统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部队等共建共享活动,并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宣传推广。
市图书馆通过一系列举措,让书香浸润廊坊各个角落。市图书馆副馆长甘义说:“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更优质的服务、更丰富的活动,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动书香廊坊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