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无偿献血事迹、彰显无偿献血精神,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廊坊市中心血站每周推出一期《悦读·悦爱》栏目版块,透过一个个献血小故事,让“热血英雄”走进更多人的视线。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四月芳菲正盛,固安街头海棠如雪,垂柳拂金。50岁的郭子华再次踏进献血屋。卷起深灰色衣袖的臂弯处,交错的针孔印记如同特殊的年轮,镌刻着这位"热血侠"五载春秋的赤诚奉献。2020年6月,蝉鸣初响的午后,偶然路过的献血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得知自己的血液能够拯救生命时,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此后每个献血间隔期,他都会雷打不动的出现在爱心献血屋。5年的坚持,23次献血,累计献血总量9200毫升,他也因此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郭大哥说:“人的生命无比珍贵,献血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让我感受到有人因我的血液而重获新生,这是最值得骄傲的、真正的快乐。”郭子华以热血为墨,在光阴里书写着最朴素的生命哲学。每一次殷红液体流淌的温热,都在续写着人间生生不息的温暖叙事。
暮春时节,霸州被淡金色的夕阳温柔地拥抱着,垂丝海棠的落瓣随风轻舞,掠过献血屋明亮的玻璃窗。在这温暖的屋内,高振兴再次伸出他那结实的小臂,电子屏上赫然显示着7200毫升的献血记录,这是他第18次的奉献。从内蒙古大草原到燕赵大地,这个蒙古汉子用五年时光在第二故乡书写着生命的契约。每当夜色笼罩京雄高铁的轨道,他便是夜市中最忙碌的烧烤厨师,炭火前钢钎翻动,孜然香与烟火气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而当白昼与黑夜交替,高师傅总会准时出现在献血屋,那“叮咚”的短信提示音,是他最动听的乐章。他笑着调侃:“咱这血里可有草原的烈和马奶酒的醇。”钢钎上的羊油滴落炭火,溅起一朵朵橙红的火花,如同他炽热的心。他的故事,是草原烈性与燕赵温情的完美交融,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春日里,繁花似锦,生机盎然。80后的李亚杰再次踏入机采大厅,他的身影在温暖的春光中显得格外坚定。电子献血证上,94次捐献记录,记录了他十三年的热血奉献。2012年的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亚杰与献血车结缘。得知献血能够挽救生命,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条无偿献血之路。从此,他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无名英雄,用热血书写着生命的赞歌。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日,还是烈日炎炎的夏日,李亚杰总是准时出现,用爱心为生命续航。13年间,他累计献血37000毫升,这份坚持和奉献,如同耀眼的勋章,彰显了他的大爱无疆。面对荣誉和赞誉,李亚杰总是淡然一笑,他说:“证书会褪色,但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光,是我最骄傲的事。”他的故事,如同春日里的繁花,绽放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四月春风轻拂,街头梧桐树绒絮飘扬,巨彦龙驱车而过,心中涌动着无尽的热情。他轻轻卷起袖子,臂弯处淡青色的血管在阳光下闪耀,那是他无私奉献的见证。自2014年春日与献血车邂逅,巨彦龙便踏上了这条爱心之路。岁月流转,他的献血量已高达10400毫升,每一滴都凝聚着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然而,爱心之路并非坦途。一次转氨酶过高,让他的爱心暂时受阻。但巨彦龙从未退缩,他深知健康的重要性,立刻调整作息,规律生活。他不再为工作过度操劳,每晚按时休息,饮食也愈发健康。终于,他的身体指标恢复正常,再次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巨彦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的真谛,他的热血不仅流淌在自己血管中,更温暖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在这条爱心之路上,巨彦龙从未停歇,他的热血与爱心将继续温暖更多人的生命旅程。
热血英雄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不断续写生命的奇迹,他们的故事令人百转千回,他们的故事永远激励人心。据统计,本周共有103人成功捐献单釆血小板189个治疗量。
在有风有雨的日子,有花草树木的流年,总会有一个平凡的你。这一刻,岁月温柔了时光,镌刻了足迹;时光尽是我和你,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