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衡中学子“邻”距离,家暴预防“声”入人心)
4月5日,衡水中学中学生领导力社团“语路逢花”项目组的徐文雅、田育欢、刘奕璨、刘泽霖四位同学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具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以“预防家庭语言暴力”为主题,用真诚与行动搭建起与居民心连心的桥梁,让“和谐之声”传遍街巷。
深耕社区:从“宣传者”到“倾听者”
活动当天,四位同学化身“反语言暴力宣传大使”,通过多元方式传递温暖力量。他们精心设计并分发主题海报、手绘漫画和自制文创,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家庭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应对技巧,并主动与居民交流,倾听他们在家庭沟通中的困惑,结合心理学知识提供建议,帮助化解亲子、夫妻间的误解,引导反思“语言暴力”对情感的伤害。
活动现场,居民正在认真倾听宣讲
居民点赞:这场活动“很走心”
“孩子们讲的话比专家还实在!”一位社区居民感慨道。正是因为同学们用真诚且接地气的方式进行交流,不少家长坦言曾因情绪失控对孩子说过激言语,项目组成员耐心分享“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并推荐《好好说话》等书籍,赢得广泛好评。社区干部表示:“这群中学生的热情和专业,为‘双争’活动注入了青春活力!”
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语言暴力虽无形,却可能成为撕裂亲情的利刃。“语路逢花”项目组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将目光投向这一常被忽视的领域,用责任与智慧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担当。他们的行动不仅展现了衡中学子“追求卓越”的精神底色,更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项目组成员与居民互动
未来可期待,共同筑和谐
本次志愿活动虽已落幕,但“语路逢花”的旅程仍在继续,项目组计划联合心理咨询机构进一步探究家庭语言暴力现象形成的内在机制,并开发线上科普课程,让预防语言暴力的理念辐射更广。
项目组部分成员与所在社区的中小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