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儿童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认同感,4月5日,市图书馆低幼阅览区面向4-9岁儿童特别策划了“做一回张家口的小毛毛匠”非遗手作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手工实践让百年匠艺焕发新生,传承永不褪色的匠人精神。
活动开始,张家口口皮博物馆赵莹馆长讲述了张库大道上的商帮传奇故事,解密“口皮”如何从草原走向世界,孩子们深度了解到张家口皮革文化的传统魅力,在知识讲解之后,孩子们参与了非遗手工制作活动。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亲手缝制迷你蒙古马鞍,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作品。当柔软皮料在掌心逐渐成型为小挂饰时,孩子们不仅触摸到历史温度,更在穿针引线的专注中体会到“毫厘之间见匠心”的匠人精神。
通过五感探索课堂,触摸百年鞣制皮革、嗅闻天然植物染料、聆听驼队铃铛声,孩子们沉浸在这场文化之旅中,不仅学习了毛皮鞣制、缝纫技艺等非遗手工技能,更在亲手制作中磨炼出专注与耐心,与团队协作里感悟工序衔接的智慧。
本次非遗体验活动采用多元互动形式,通过时空维度的结合,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纵深感,让儿童在手工实践中感受毛皮技艺的神奇魅力,启发孩子们懂得传统工艺不只是技艺复刻,而是一场对话历史的时空之旅,真正成为匠心精神的“小小传承者”。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本次活动受到家长朋友们广泛好评,今后,张家口市图书馆将持续挖掘本土文化,让图书馆成为传统技艺传承的枢纽站,让非遗文化从书本走进生活,使匠人精神的火种在新一代孩子心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