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定市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V2G项目入选全国首批试点)
保定日报讯(记者杨虎 通讯员史海媛)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我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和项目,共9个城市、30个项目。我市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V2G项目入选。
车网互动(V2G)是指让新能源汽车化身“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有序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为电网输送电力。近年来,作为全国车网互动技术应用与商业化探索的先锋城市,保定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路径。
2021年,长城工业园区建成国内首个规模化车网互动示范项目,首创“工业园区峰谷套利”模式。2024年,华为在东方家园建成全国最大智能有序充电社区。4年间,保定实现V2G应用乡镇、景区、园区、社区、机关等全场景覆盖,完成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开花的蝶变。
“我们通过特来电云平台将唐县域内188个充电桩、光伏电站、储能站等资源整合为虚拟电厂,实现县域级可调负荷容量超1.6兆瓦。”保定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玮说,唐县模式不仅是充电桩基建工程,更是“新型能源系统+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的三重变革实验,为全国县域新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扩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车网互动是落实‘双碳’战略的核心抓手。”市发改委主任康峰表示,保定正以试点为契机,实施基础设施扩容、技术标准输出、商业模式创新三大升级行动。通过与长城汽车、华为、特来电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构建起“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协同”的完整生态链,目前已建成30个示范站,形成“车-桩-网-储”协同调节网络。
在基础设施领域,依托“两新”国债项目,对特来电26座充电站实施智能化改造,新增104台V2G终端,实现核心城区双向充放电全覆盖。在技术标准方面,推动华为、长城主导制定V2G行业标准,加快攻克车桩通信协议不统一、聚合控制响应延迟等行业痛点,推动保定经验上升为京津冀区域标准。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拟在东方家园社区试点“社区虚拟电厂”,聚合1200辆私家车参与电网调峰,预期车主年均增收4000元,物业年收益超10万元,形成多方共赢的市场化机制。
随着V2G终端不断增长,保定新能源汽车年放电量将达18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500吨,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提前实现。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吸引华为数字能源、科力远等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带动储能电池、能源管理软件等产业年产值增长22%。民生领域,“3公里充电服务圈”让充电成本下降30%,公共领域车辆运营效率提升40%,绿色出行普惠效应逐步显现。
按照规划,2025年保定将实现V2G终端突破300台、绿电消纳能力翻番至4000万千瓦时、覆盖80%新建社区的三大跨越。更值得期待的是,保定将探索V2G与城市大脑、碳普惠平台联动,将充放电行为与个人碳账户挂钩,让市民共享绿色转型红利。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车网互动的‘保定模式’,为中小城市新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康峰表示,随着“车能路云”融合生态的构建,保定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更大示范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