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新绿葱葱,百花争妍
满眼春和景明
2025年4月4日
我们迎来春季第五个节气
清明
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曾饿晕在荒野,随臣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给他充饥。晋文公即位后,忘记了表彰介子推,介子推感到悲痛,便与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山中。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清明习俗
01.祭祀扫墓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02.踏青
清明前后,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是外出春游的好时节。春游又叫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此时适合和家人一起赏春踏青,亲近自然。
03.放风筝
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上愿望或是祈福的话语,希望随着风筝飞往高空,祈愿能够得到实现。古代有“断纸鸢”(放飞风筝后剪断线让其飘走)的习俗,寓意着消灾祛病,带走晦气。
04.插柳
在过去,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把柳枝插在门头上,或在屋檐下挂柳,有的还将柳枝戴在头上,以此来驱邪祈福。
05.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此外,禁火、蹴鞠、打马球都是清明的传统习俗。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每当清明节气前后,桐树会开出白色或紫色的花,朴素的香味于空气中弥漫,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美”的气息,提醒人们暮春已经到来。
二候:田鼠化为鴽
鴽(rú),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据史料记载,鴽这种候鸟,春天往来于农田间活动,而田鼠却因为天气渐热躲到地底下,由于鴽这种小鸟的花纹和田鼠很像,人们便以为田鼠在清明时节变成了鴽。
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天气多雨,由于雨后的空气中含水量增大,因此天空中便开始出现美丽的彩虹。
一岁清明一岁安
在这个清明节
市城管执法局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祭祀踏青,安全先行
文明祭祀,谨防火灾
让我们遵循传统习俗
带着对先人的思念
对生活的热爱
笃定前行,奔赴未来
策划:王超 孙琳 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