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科动态】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高二生物组青年教师公开课)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日我校教科处精心策划了“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高二青年教师徐飞霞老师以“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开展了《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一课,以创新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课堂互动赢得评委与观摩教师的高度评价。
1、课前夯实基础 课堂激活思维
课程伊始,徐老师通过“课前背诵接龙”和“预习成果展示”环节带领学生回顾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以“我国奶业发展”为切入点展开提问,巧妙串联新旧知识,迅速点燃学生求知热情。随后,她以“一杯牛奶背后的生物科技”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畜牧业与生物技术的紧密联系,自然过渡到体外受精技术的探究主题。
2、小组合作建模 突破教学难点
针对体外受精流程抽象复杂的特点,徐老师创新采用“科学建模”教学法。各小组利用教具包中的流程图卡片等材料,通过演示等方式合作构建技术流程图。课堂中既有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用卡片模拟体外受精过程,又有其他小组展开辩论,生动展现这一过程。评委组特别点赞该环节“将晦涩理论转化为可视化工序,有效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3、多元评价赋能 教学共促提升
本次活动由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评审团,从教学设计、目标达成、学生参与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与沉浸式体验,本次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的双向融合。学生在“课前背诵”中夯实学科根基,在“牛奶导入”的鲜活案例中感悟科技与生活的深度关联,更在小组合作建模中突破思维壁垒,逐步构建起对体外受精技术的系统性认知。课后访谈中,学生纷纷表示:“通过动手拼贴流程图、模拟细胞对话,抽象的技术步骤变得直观易懂,也让我们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创新价值。”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智慧,更见证了我校“以生为本”课堂改革的丰硕成果。学生在真实问题探究中提升科学思维,在团队协作中锻炼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从“学会知识”到“会用知识”的跨越,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