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3月31日下午,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2024年秦皇岛市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秦皇岛市科技局副局长乔金桥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2024年秦皇岛市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的实施情况。
2024年,秦皇岛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在创新投入方面,我市各县区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支出,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确保科技创新资金的有效投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各县区在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得到了有力保障。特别是2021年、2022年、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95%、1.51%、1.77%,连续3年实现快速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我市通过构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35家。我们通过政策引导、精准服务、技术对接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创新条件不断优化,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创新条件方面,我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县域创新实力。2024年,我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家,市级创新平台29家,县域所属创新平台18家。这些平台的建设不仅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创新产出成果丰硕,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在创新产出方面,2024年,我市有效发明专利805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件,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2%,比上年增长9.1%,显示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体工业经济的积极贡献。
五、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在创新管理方面,我市不断完善科技管理机构设置,加强科技政策的落实和配套措施的制定。通过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沟通,确保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和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同时,我市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与奖励,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总体来看,2024年我市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实施成效显著,各县区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加强对重点县区的工作指导,力争在2025年实现更多县区的级别跃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答记者问
问题一:秦皇岛市科技局在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秦皇岛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乡村科技科负责人 谢园: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我们制定了《县域科技创新跃升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试行)》和《县域科技创新跃升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为县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这些政策文件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和考核标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是加强协调联动。建立了与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及时传达国家和省市的科技创新政策,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我们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县域科技创新中的难点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紧盯重点指标。针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等重点指标,逐县区进行沟通,争取财政部门支持,确保指标数据稳步提升。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精准施策,帮助县区补齐短板,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问题二:目前,我市创新主体培育情况如何?为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市科技局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秦皇岛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与科技合作科一级主任科员 曹爱春:
2024年,我市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35家。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举措:
一是加大梯度培育力度。制定了《2024年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方案》,构建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我们根据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从初创到成熟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开展精准服务。通过政策宣传、培训会、材料审核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2024年,我们推荐了19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74家通过评审;推荐1231家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35家通过入库。我们建立了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三是组织调研摸底。对全市149家资质到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69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调研,指导企业做好申报工作。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需求,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提供了有力依据。
四是加强技术创新。我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通过组织技术对接会、成果转化会等活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问题三:在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县域创新能力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秦皇岛市科技局人才与成果转化科科长 巴生龙:
一是争取资金支持。2024年成功争取省科技厅500万元平台专项资金,支持高价值成果落地,推动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我们通过项目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是推动平台升级。推荐13家平台申报省级创新平台,8家成功认定。组织申报32个市级创新平台,认定29家,其中县域所属平台18家。我们通过平台升级,提升了县域创新实力,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秦建设的若干措施》,对新建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支持,两年来共支持资金近300万元,促进人才支撑平台发展。我们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等措施,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
四是加速成果转化。我们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组织成果对接会、技术交易会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