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里
炼油二部设备技术员刘旭东
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
然而遇到诸如安全、质量等原则问题
他能拍桌子、瞪眼睛,寸步不让
重点项目的“管家男”
黑漆漆的蒸发塔内,一束光在晃动。刘旭东蹬着梯子,在狭窄的通道内,小心翼翼地向上移动。借助头灯射出的光线,仔细检查塔盘的安装质量。
春节过后,沧州炼化航煤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作为项目负责人,炼油二部设备技术员刘旭东每天泡在现场。心思细密、责任心强,项目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来操持,大家都叫他航煤项目的“管家男”。
一个刚进厂3年多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技术员的时间并不长,怎么能担得起这一重担呢?刘旭东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行”。
40米高的蒸发塔,需要拆除所有的内件并重新安装,作业量大、空间狭小,施工时间特别紧。“一次只能进去两个人,30层塔盘,不知要拆到猴年马月了。”施工人员把问题摆在刘旭东面前。
这是一次证明自己的好机会。他拿着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围着蒸发塔转来转去,很快有了主意——从中间截断,一塔变两塔,两组人一起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可问题又来了。截断后,塔内空气流动性差,施工风险增加。对此,他早就想好了对策,分别给两个作业单元安装轴流风机,24小时鼓风,同时增加检测频次,加强监护力量。最终,两组人员同时施工,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拆卸任务。因此,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刘旭东有个习惯,每逢重要的施工作业,都会组织大家提前熟悉流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旧内件拆除完毕,6大箱子新内件相继运抵现场。安装前,他召集施工人员,选取一块相对宽敞的场地,对第一层塔盘进行模拟安装。
塔盘、通道板、支撑圈、降液板……按照图纸,施工人员忙活了好大一阵。“咦,差了10毫米。”几名施工人员发现他们摆放的位置和设计高度不一致,疑惑地瞅向刘旭东。
尽管刘旭东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可他为能提前发现问题感到庆幸。他拿着图纸反复和现场对照,最终发现,少装了一个小小的L形支撑件。施工人员从一只大箱子里把支撑件找出来,放在相应的位置上,结果分毫不差。“幸亏提前摆了摆,到真正安装时再发现问题,可就耽误事了。”大家也领悟到了刘旭东组织模拟安装的用意。
在大多数人眼里,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刘旭东,脾气好,很容易打交道。然而遇到诸如安全、质量等原则问题,他能拍桌子、瞪眼睛,寸步不让。
按照设计要求,原有钢结构框架需要在12根立柱间焊接支撑钢,以承担重达30吨的新空冷器。由于临近春节,焊接力量不足,施工方想先将空冷器吊装上去,等春节过后再组织人力进行支撑钢焊接。
吊臂缓缓高擎,空冷器吊在半空中,结果被刘旭东发现并紧急叫停。施工方以追赶进度为由上前理论,他一句“出了问题你咋过年?”噎得对方哑口无言。
和改造前的老空冷器不同,新的空冷器各部件靠螺栓连接,就当下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可刘旭东揪住这种连接方式不放,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得出了结论——运行久了,不排除出现螺栓松动、部件脱落的可能。带着相关事故案例,刘旭东找到领导,建议把螺栓“单母”变为“双母”,并在关键连接部位实施点焊。建议被采纳后,他多次与厂家协调,在不增加费用的前提下,为每条螺栓增加一套螺母。到货后,他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从2024年10月负责航煤项目起,刘旭东几乎没有了双休日,忙起来顾不上给家里打电话,远在辽宁的爸妈多少有些担心,都盼着他能早点成个家、有个照应。
其实,刘旭东也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他想,等项目中交后,要学会做一个真正的“管家男”,像管航煤项目一样,努力经营好未来的小家。想到这些,他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甜甜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