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定市在全域范围内取消7个典型行业部分环评报告表)
一“放”一“管”度在哪
我市在全域范围内取消7个典型行业部分环评报告表
保定日报讯(记者李忻遥 见习记者樊潇阳)“这可不光是纸上的政策,而是实打实给我们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搞生产。”3月23日,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徐水分公司负责人徐相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借助保定市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改革,公司项目落地投产时间将缩短两个月,节省报告编制及环境监测费用10多万元。
据了解,今年2月,市行政审批局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的公告》,在全域范围内对纸制品、塑料制品、谷物磨制、其他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印染、汽车制造、加油加气站7个典型行业的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予以豁免。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徐水分公司成为首批获益企业。
该企业年产15万套电驱动项目,总投资9776.19万元,不涉及新增用地,需要将公司其他厂区组装线体搬迁至徐水开发区厂区。依据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行业类别,该项目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予以豁免。
“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对照试点行业范围,填报《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申请表》,报属地县级行政审批部门申请豁免环评。”市行政审批局资源环境科负责人李亚龙介绍,申请表通过后,企业无需办理环评审批以及建设项目环保验收。
作为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实际举措,我市在推进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中,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将环境影响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上交至省级,将其他环境影响复杂、需要编制报告书的项目审批权调整至市级。
记者了解到,建设单位在项目选址前需要对照准入清单,确保选址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在操作层面,可通过河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平台自助查询选址合规性。属地行政审批部门将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联合生态环境部门进行选址指导。以往企业通过第三方技术购买方式对项目选址、产业政策以及工艺性符合性进行全面分析。此次改革,将由审批部门联合主管部门在项目策划生成阶段帮助企业进行选址指导,减轻企业负担。
“此次改革明确‘四个一批’,即上收一批环境影响复杂的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豁免一批环境影响较轻的项目环评管理类别,标准化一批项目环境准入指引,强化一批建设项目排污许可核发工作。”李亚龙举例,有排污需求企业向所在地行政审批主管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在项目建设期、正式投产3个月内,属地审批和生态部门全程跟踪服务,保项目顺利落地投产。
目前,市行政审批局已制定《保定市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引》,明确试点行业产业政策、选址布局、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要求。企业对照清单即可“按图索骥”,避免盲目投资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