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图
2025年3月25日,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晓慈在新闻发布会上就衡水法院“司法鉴定新模式”工作的有关情况说,自2023年以来,衡水两级法院运用“三步四法”牵头或者辅助调解成功的委托鉴定案件2025件,其中1000余件未进入鉴定程序,共计约为当事人节省鉴定费用500余万元。
衡水中院司法技术工作根据实践总结提炼出了“三步四法”工作新模式,即鉴定申请前、鉴定程序启动时、鉴定意见作出后的辅助调解“三步走”,穿插运用“归纳争议焦点、典型案例引导、释明风险成本、科学评估结论”四项工作法,破解小案大成本的民生困境。
图为衡水中院司法技术室受邀在全国法院司法技术
图为衡水中院司法技术室工作人员与鉴定人员为当事人开展上门鉴定服务
衡水中院持续推动司法鉴定与实质解纷深度融合,做实委托鉴定全流程调解,建立委托鉴定沟通联络机制,在“鉴定申请前、鉴定程序启动时、鉴定意见作出后”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主办法官与司法技术人员相互配合、协作,精准梳理归纳争议焦点,发挥司法技术权威服务优势,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强化涉委托调解案件技术指导,根据业务部门申请,司法技术部门为主办法官、当事人出具书面调解建议函,从鉴定目的、类别、成本、周期、结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研判,引导当事人正确认识鉴定风险,作出合理预期。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规范司法技术调解案例格式要素,收集整理典型案例107个,便利主办法官和司法技术人员参照使用,在强化司法技术“以鉴促调”案件规范化办理的同时,以案说法、分析利害,促进案件实质解纷。
此外,衡水中院建立司法鉴定辅助技术专家库,包括法医临床类、资产评估类、会计审计类、工程类等18个门类共99名专家首批入库,辅助法官对涉司法鉴定的疑难、复杂、专门性问题进行实质性审查,形成法院司法技术队伍与司法鉴定辅助技术专家相结合的“1+N”专门性问题智力支持体系。不仅破解了司法技术专业力量不足的短板,在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的同时,还构建了“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机制。
图为衡水中院法庭科学技术专家聘任仪式
图为衡水中院司法技术室干警运用“三步四法”
下一步,衡水法院司法技术部门将强化队伍根基,提升专业效能。拓展调解路径,扩大“法庭科学技术专家库”的覆盖维度,引入熟悉地方实际、擅长解决乡土矛盾的乡村“土专家”。资源联动降成本,通过科学技术专家调解,减少群众因鉴定费用高昂导致的“维权难”问题。纵向贯通“三级调解”,主动对接市县乡三级调解体系,利用专家技术优势开展“联动促调”。横向融入社会治理,通过司法技术评估、风险预警等方式,推动“少诉无讼”。衡水法院将以“技术+调解+共治”为核心,既做精审判支撑的“技术内功”,又扩大诉源治理的“服务外延”,让司法技术成为促进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