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举止大文明 对“车窗抛物”坚决说不!)
本报讯(记者 李琳)烟头、纸巾、果皮……这些垃圾被有些汽车驾乘人员随手一扔丢出窗外,这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易引发交通事故。近日,我市制定《廊坊市主城区“车窗抛物”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宣传发动、集中整治、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大力整治“车窗抛物”不文明行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安全出行意识,切实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
3月4日,记者沿市区金光道、新华路、爱民道、银河北路等街道走访时发现,面对疾驰而行的汽车,想抓“车窗抛物”现行是有难度的。负责金光道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介绍,该条路段地处商业密集区,车流量较大,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绿化带捡到随手丢到的塑料袋、奶茶瓶是很平常的事,“这种行为不仅加大了清扫难度,还破坏了路面环境。”
“向车窗外弹烟灰,扔烟头、烟盒是最常见的车窗抛物。”在银河北路负责清扫工作的李女士坦言,现在很多司机有意识地在车内放置垃圾袋,将废纸、包装袋、饮料瓶等废弃物暂存在垃圾袋内。但对于仍在燃烧的烟头,在车内没有放置烟灰缸的情况下,个别司机索性选择将烟头往车窗外一抛了之。
“从车里往外扔烟头、吐痰十分不文明。”走访中,多位市民向记者表示对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反感。28岁的市民周女士说,有一次在路口等红灯时,新买的羽绒服被司机随手扔出的烟头烫了一个洞,车还开走了,只能自认倒霉。
针对“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一方面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一经发现立即制止并进行教育引导,同时加强“车窗抛物”高发路段、重点区域的清扫保洁,维护整洁市容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市区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车窗抛物”不文明行为宣传标语,积极营造“人人讲文明,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良好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宣传,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我们的宣传整治也有了一定效果。”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设施执法大队大队长梁峰赫表示,开展“车窗抛物”专项执法行动,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想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共同维护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