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冀州区门家庄乡东堤北村的大棚里,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排排整齐的西红柿植株生机勃勃,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藤蔓上挂满了金黄色的小花,仿佛点缀在绿毯上的星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这里种植的西红柿品种为“硬粉517”,这种西红柿具有糖度高,产量好,连续坐果能力强的特点,亩产可达2万斤左右。
东堤北村大棚内西红柿温度、湿度和光照都经过科学调控,为西红柿的生长打造了一个“舒适区”。科学化的种植模式,不仅大幅提高了产量,还保证了果实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得每一颗成熟的西红柿都饱满多汁,色泽鲜亮,口感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大棚内还引入了生物防治技术和雄蜂授粉技术,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增加了授粉效率,确保了西红柿的绿色无公害品质。这种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不仅保护了环境,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东堤北村大棚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冀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的缩影,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通过科学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这里的西红柿,不仅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果实,更是科学与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着现代农业发展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