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今天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当我们回望那些平凡却闪耀的瞬间,总有一些身影用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工行河北省分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跳入冰窟勇救老人,智斗诈骗守护钱袋,贴心服务银发群体,暖心守护迷途孩童……他们是金融工作者,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今天,让我们回顾这一年来工行河北省分行的雷锋印记,感受那些直抵人心的温度与担当。
冰窟救人:无畏身影照见赤子心
2025年1月,工行沧州泊头支行的罗金勇与友人途经一片水坑时,突然听到呼救声,竟然是一位老人坠入冰窟!三人毫不犹豫冲上前,用树枝、绳索展开救援。冰面脆弱,罗金勇跌入刺骨冰水,双手鲜血直流,却仍咬牙坚持。最终,警民合力将老人救起。瑟瑟发抖的老人被裹上电动车挡风被时,罗金勇才想起自己早已湿透。两日后,家属送来锦旗:“天寒水冷人心暖 见义勇为显担当。”这不仅是感谢,更是对工行人挺身而出的注解。点击查看详情
反诈先锋:织密“智能网” 守住“钱袋子”
2024年11月,工行石家庄井陉支行发现客户取现异常,系统弹出风险提示,男子回答漏洞百出。当班工作人员果断报警,与警方协同拦截8万元涉诈资金。次日,类似场景再次上演,支行凭借经验成功阻断3.2万元诈骗款。短短两天,守护11.2万元百姓血汗钱。工行人的“火眼金睛”,源于日常扎实的反诈培训与智能风控体系的精准赋能。警银联动,为反诈前线筑起铜墙铁壁。点击查看详情
银发网点:来自耄耋老人的赞美诗
在廊坊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工行廊坊燕郊燕东支行的员工是康养中心5000多名老人的“金融子女”。90多岁的果爷爷夫妇手机丢失后急得直抹泪,工行员工耐心安抚、翻找推车,最终在布兜里寻回“乌龙”手机。老两口笑着写下《敬意》诗:“排忧解难送温暖,体贴入微献爱心。”开业三年,这里收到110封感谢信、40面锦旗,老人们说:“工行孩子们希望你们这种工作精神永远光芒四射!”点击查看详情
童心港湾:一盏灯 温暖迷途的等待
“阿姨,我可以在这里等妈妈吗?”在工行邢台守敬支行的“工行驿站”,刚放学的小女孩怯生生求助。工行人立刻递上电话,女孩拨通了家人的手机。因支行临近学校,平均每月有5-6名孩子来此寻求帮助,工行人用行动告诉社会:银行不仅是金融驿站,更是爱心服务的“港湾”。家长感慨:“除了找警察,还能找工行!”点击查看详情
意外温情:和老奶奶的“双向奔赴”
工行保定长城融兴支行外,张奶奶被电动车绊倒,额头鲜血直流。员工们坚持送医、耐心劝解,次日带着水果上门探望。倔强的老人红了眼眶:“你们比孩子还贴心!”。这场“意外”因工行人的执着最终化作温情的双向奔赴,背后是工行人对服务本质的深刻诠释。在智能金融时代,一个搀扶的动作、一句关切的询问、一次执着的探望,远比流程规范更能直抵人心,“温度”才是不可替代的竞争力。点击查看详情
大爱河北,情暖燕赵。从冰窟中的生死救援,到反诈前线的敏锐守护;从适老化网点的细致关怀,到“工行驿站”的意外温情……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因真诚与善意而熠熠生辉。在今天,工行人用行动证明:科技或许能替代办理业务的流程,但替代不了手心的温度;制度能规范严谨的服务,却不及一颗将心比心的真诚。
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当每个工行人化作一缕微光,汇聚成的便是照亮社会的文明灯塔。这个雷锋日,愿你我都能成为那滴水、那束光。因为时代在变,感动常在;初心不改,温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