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南院区神经外三科成功开展衡水首例微创内镜辅助下额面部骨肿瘤切除术)
突破技术壁垒,开启精准治疗新篇章
近日,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南院区神经外三科团队成功完成全市首例“微创内镜辅助下额面部骨肿瘤切除术”。这一高难度手术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市在颅颌面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复杂颅面疾病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精准施术:微创技术破解传统难题
患者王某因右侧额面部肿胀就诊,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额面部骨肿瘤。传统手术需大范围切开面部皮肤及颅骨,创伤大、恢复慢,且可能遗留明显瘢痕,影响患者外观及心理。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南院区神经外三科主任医师张明哲博士接诊后结合患者病情,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内镜辅助微创技术”实施肿瘤切除。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了手术方案及相关风险,同意实施手术。
手术中,神经外三科主任相毅在一旁悉心指导,团队通过仅3厘米的隐蔽切口,借助高清神经内镜的放大视野和神经动力系统,完整剥离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整场手术历时不足两小时,全程出血量不足20毫升,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面部功能及外观均未受影响,刷新了颅颌面肿瘤治疗的技术标准。
多学科协作: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革新
据张明哲博士介绍,额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涉及颅骨、眼眶、鼻腔及颜面神经,手术需同时兼顾根治性切除与功能保留。为此,神经外三科联合影像科、麻醉科、颌面外科组建专项小组,通过3D成像技术重建肿瘤模型、规划手术路径,并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实时规避神经损伤风险。
“微创内镜技术的应用,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更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真正实现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张明哲博士强调,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为颅底肿瘤、眼眶肿瘤等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
引领区域发展,惠及更多患者
作为我市神经外科领域的标杆单位,衡水市人民医院始终聚焦前沿技术攻关。此次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区域内在微创颅颌面肿瘤治疗领域的空白,彰显了医院在多学科协作、精准医疗领域的综合实力。未来,医院将持续推进神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专家提示
颅颌面骨肿瘤早期多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或麻木,易被误诊为普通炎症。若出现持续性面部不适或外观改变,建议尽早就医,通过CT、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争取微创治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