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院故事】心理科医护齐心 治“心”更治“身”紧急救治背后的温暖力量)
(一)
一场“心理急救”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精神心理科悄然展开。
一位紧急患者因心理因素突然出现说话不畅、活动不利,头晕、胸闷、喘憋、过度换气等躯体症状。
面对突发状况,精神心理科主任赵云带领心理科值班医护人员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上前关心患者和家属。
赵云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为患者做紧急处置,制作简易呼吸装置缓解其过度换气的症状。在初步排除躯体疾病导致上述症状后,立即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当班门诊医生李宁宁紧急介入。李宁宁医生接到任务后,仔细询问患者的发病经过。患者在发病前言语行为完全正常,但在一次生大气后,突然出现四肢发抖、走路不稳,甚至说话也变得困难,需要人搀扶。李宁宁医生凭借专业知识,迅速判断患者为心理因素导致的应激反应。
从多重迷走神经理论来看,患者神经系统受到过多、过快的冲击,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身体呈现“战逃反应”,背侧迷走神经过度激活,呈现“冻结反应”,同时出现了激活与冻结的混合状态。
(二)
李宁宁医生根据自主神经系统的协同调节理论,采取从身体入手的心理治疗方式,利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对患者进行稳定化训练,帮助其重新找回安全感。经过一系列精准的心理干预,患者的活动逐渐灵活,心情趋于平复,说话也变得流利起来。
(三)
治疗完成后,李宁宁医生并没有停下脚步。为了减少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心理冲击,她又对患者家属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这一举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支持,也让家属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
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和贴心关怀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精神心理科“治心更治身”理念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