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科动态】深耕课堂,共研共进——物理组大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物理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成长,我校物理组开展了以“创新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高二年级物理教研组长李文敬老师主持,全体物理教师参与。此活动旨在通过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分享心得
新加入物理组的李烨老师,分享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感悟和初登讲台体会,谈到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把控课堂秩序、平衡教学进度等困难。在组内老师和师父帮助下,她逐渐掌握了课堂管理技巧与教学方法,发言真挚且充满朝气。
“老带新” 师徒结对
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物理组正式启动了“老带新”导师带徒活动。高一教研组长苏景超老师宣布师徒结对名单,为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作为导师的“老”教师纷纷表示,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年级教学总结与规划
高一年级备课组长苏景超老师总结上学期工作,高一年级以 “激发兴趣、夯实基础” 为导向,借注重基础与分层教学,助力学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下学期,高一年级将聚焦 “力学核心概念” 教学,从规范学生做题步骤、关注边缘学生等方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二年级备课组长李文敬老师总结上学期教学成果。高二年级秉持 “深化理解、培养能力” 原则,通过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助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下学期,高二年级将着眼 “光学”“热学”“原子物理” 等模块,借助新技术与先进教学设备加深学生理解,同时强化高考真题训练,为高三复习筑牢根基。
骨干教师分享外出学习经验
骨干教师李美会老师分享近期参加省级物理赛课活动心得,着重介绍四大亮点:
•赛课选题策略:选题需注重 “新颖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如选力学、电磁学之外的光、热、原子物理学内容,结合我国先进科技,既贴近生活又具应用价值,还应契合学生认知,展现教师教学特色与创新思维。
•DIS 技术创新应用:借助数字化实验设备实时采集、分析数据,让抽象物理概念直观化。像利用 DIS 技术研究运动规律,通过蓝牙将体重秤超失重实验数据实时传输至计算机软件分析,提升实验精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自制教具创新优化:可改进传统设计,让实验更环保新颖。如将激光展示从烟雾改为水汽雾化;或跨学科融合,借胶体丁达尔效应,在水中滴加牛奶演示光的全反射。此类教具成本低、贴近生活,能凸显物理趣味性与实用性。
•育人与思政融入:教学中融入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讲原子物理时,讲述我国核技术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与科技报国志向。
李美会老师的分享为全体教师带来新教学灵感,大家表示将把这些创新做法应用到自身教学中。
优秀教师说课展示
优秀教师李炜林老师就《全反射》课题进行说课展示。他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结合 “导、思、议、展、评、检” 六步教学法展开阐述。以 “玩” 出全反射情境导入,借实验演示与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全反射产生条件及生活应用。李炜林老师说课逻辑清晰、设计精巧、课堂活动丰富,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教学范例。
说课结束,与会教师围绕李炜林老师的《全反射》教学设计热烈讨论。崔振东和苏景超老师评课,肯定其注重知识传授与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培养。同时,针对本堂课提出改进建议,如讲解 “全反射” 时,融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介绍我国通信领域重大成就,为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提供新思路。
活动最后,教研主任颜金玲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她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课堂教学和实验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对青年教师成长提出了殷切期望。她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希望他们珍惜“老带新”的机会,虚心学习,勇于实践,早日成长为教学骨干。同时,她鼓励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强化理论学习,优化教学策略,落实核心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