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入新十年·协同加速跑丨中国古动物馆成文旅协同新地标)
2024年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 中国古动物馆成文旅协同新地标
保定晚报讯(记者刘琦)作为亚洲规模最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自2024年1月3日开馆以来持续火爆,已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
把北京的国家级博物馆开到保定,京津冀协同发展又添上独具色彩的一笔。
2020年7月,保定市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达成共识,建设一座融合世界风格、中国特色、保定元素的国家级大型自然科学博物馆。
经过双方共同推进,2021年4月,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动工开建。这座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保定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点工程。
设计团队的协同合作、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创新、技术与资源的共享应用,场馆自2021年动工建设,不到3年便落成开放。2024年1月,在北京的中国古动物馆建成30周年重要节点,位于保定的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投入运营。新馆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7.31万平方米,是一座集研究、收藏、保护、展示、教育及休闲功能于一体,面向世界的具备超链接、超共享、全开放功能的现代化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其中保定市域外游客73.93万人次,占43.49%,京津游客8.72万人次,占5.13%。
央地合作,国字头文博机构的科研力量充分滋养保定文化事业;三地协同发展的大蓝图上,保定文旅正以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为重要抓手,再启新篇。
北京的疏解需求与保定的地缘优势紧密相连、深度交融,共同绘制出一幅蔚为壮观的文化协同发展图景。现如今,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已然成为保定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品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