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A级景区14家、星级旅游饭店4家、国家甲级民宿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河北旅游名县命名县1个,A级景区和星级旅游饭店数量全省第一,国家等级民宿数量全省第二,荣获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崇礼成为首批12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之一……2024年,我市文旅经济花开有声。
2024年,全市文旅系统按照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争一流、当冠军”确定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文旅融合,高效推进重大战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旅游经济回升向好,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京张文旅深度融合
京张两地山同脉、水同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进程中,两地文旅协同发展深入迈进。
2024年,依托冬奥场馆及周边资源,我市承办举办体文旅活动538项,成功举办第四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交流活动,召开第二届部省级联席会议,京张两地签署6项合作协议,建立京西旅游大联盟,在北京首钢园区设立全省首个文旅宣传推广运营中心,推动两地游客互送、资源共享。
联合发力下,2024年“冬奥双城·相约京张”线路被文旅部评为“2023-2024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北京冬奥会崇礼太子城遗址文物保护与利用项目被中国考古学会评为“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冬奥文化研学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2024年冰雪文化十佳案例”。
与此同时,我市深入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出台了《张家口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率先建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标识体系,相关做法全省推广。张家口长城文化展示馆开馆,举办承办“长城脚下话非遗”等体文旅活动10余次。
“冰雪崇礼”“万里茶道—大境门”获评河北省首批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张北县草原天路等11个点位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目的地。“富龙·四季小镇”“南山小院”被省文旅厅评为“2024年河北省周末休闲旅游场景业态创新优秀案例”。
文化品牌渐多渐强
2024年,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组织“百姓大舞台”“遇见艺术”等文化活动1427场次,“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3434场次。
持续推进文旅融合。2024年,我市承办了国家“四季村晚”,康保县石盖梁村被文旅部评为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开展中小学生进博物馆、文博研究员进中小学校“双进”工作533场次,惠及学生24.9万人。实施草原天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4个,实施桑洋水路建设项目19个。
强化文化遗产传承发展。2024年,实施14个文物保护项目,对崇礼驿马图沟门古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实施9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数量全省第一,与郑州并列全国第二,宣化郑家沟、尚义四台、康保兴隆等遗址出土大量珍贵遗物,为研究红山文化流向、北方地区农业起源等提供了重要线索。阳原岑家湾遗址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宣化郑家沟和阳原新庙庄2处遗址入选2024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
这一年,我市15个非遗项目入选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2个非遗项目走进国家非遗馆展演,作为全省唯一受邀地级市,参加文旅部主办的2024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我市创排的《扈家庄》《失子惊疯》《劈店》《杀惜》等4部折子戏入选文旅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2024年,我市文旅经济回升向好,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丰富,“一带两路”发展新格局初步构建。
这一年,我市打通京蔚高速通景公路,完善旅游标识体系,全力打造京蔚高速旅游场景;发挥怀涿盆地葡萄主产区优势,推动葡萄酒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第六届河北省国际友城交流合作暨张家口市葡萄酒产业对接交流会,初步构建起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总揽,草原天路和桑洋水路为支撑的“一带两路”发展新格局。
市文旅部门整合国家级、省级评选项目,创新开展了“六评七创一研学”工作,启动5A级景区创建工作,7家4A级景区通过景观质量评定,官厅服务区成为全省首家A级旅游景区服务区,在全省率先评选出首批10家、第二批8家市级研学旅游基地,联合北京市评选出首批9家“长城人家”精品民宿。
我市深度挖掘草原天路沿线旅游资源,对张北草原天路沿线重点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进行升级和完善,使得草原天路整体旅游服务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向沿线236家商户颁发信用等级证书,实现涉旅舆情“零发生”。这一年,张北草原天路驶入车辆277.13万辆,接待游客821.39万人次,旅游总花费39.77亿元,同比均增长134.2%。草原天路获评全国“2024年十大最美自驾路”、全国第一批旅游公路和“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国典型案例。记者 马国萍 通讯员 高岩 摄影 耿俊 李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