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特别报道丨同铺交通“一张网” 共筑民生“幸福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11年,京津冀核心区基本形成1小时通勤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
同铺交通“一张网” 共筑民生“幸福路”
雄忻高铁跨越沧榆高速(保沧段)。保定晚报记者 耿静
48分钟,这是从保定东站乘坐G6710“通勤高铁”到达北京西站的时间。
54分钟,这是从保定东站乘坐G6282高铁列车到达天津西站的时间。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天津一家环保机械公司销售经理邢铁生便是受益于京津冀“通勤圈”中的一员。
2月21日周五17时,邢铁生下班后从天津西坐G1297次高铁,一小时后就能抵达保定东站,还不耽误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从2015年之前花费近四个小时坐客运大巴车,到后来花两个多小时经北京倒火车…… “保定至天津怎么走最快”,是工作在天津、家在保定的邢铁生往返两地反复尝试寻找的答案。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津保铁路让保定和天津两地的距离迅速拉近,也让邢铁生的“津保”之旅不再上演“人在囧途”:每天数十趟高铁列车往返两地,最快的列车54分钟就能顺利到达。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11年,“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京津冀核心区基本形成1小时通勤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施工生产中的雄忻高铁雄保段保定南站。
织密交通网
让京津冀城市“越来越近”
2月22日7时,晨光熹微,阜平县太行农贸市场早已车水马龙,安居家园的郝春霞来市场买硒鸽蛋,跟老板闲聊间,两人不由得说起距离县城10来分钟的雄忻高铁阜平站。
“前几年易地搬迁到阜东新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又赶上高铁时代,村里不少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都打算回来创业呢。”
“去年雄忻高铁阜平站站房封顶,我们离着老远就看到了。以后,咱们县的土特产也能‘坐着’火车卖到全国了。”在市场售卖“溜达鸡”的辛庄村村民李强,对于雄忻高铁带来的便利展开了无限的憧憬。
同样在京畿大地,清苑区腾庄村南侧,雄忻高铁雄保段保定南站站房工程进入施工生产阶段。“我们村好多人跟我说,等高铁开通了,大家组团出行,早上在保定吃了驴肉火烧,然后搭高铁到五台山景区逛逛,晚上去忻州古城看非遗‘打铁花’,出行太方便了!”清苑区赵庄村村民李明杰说。
正如李强和李明杰所憧憬的那样,一个又一个关于京津冀的故事相继上演。
在轨道交通方面,2015年底,津保铁路开通,不到1小时,这是现在天津和保定之间的“距离”;2020年,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2022年,保定东至北京西、涿州东至北京西的通勤列车相继运行,方便两地人员通勤。
作为大兴机场投运以来运营的第三座城市航站楼,涿州城市航站楼也于2021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紧邻京港澳高速、京广高铁涿州东站等主要交通的便利条件,也揭开了保定民航业发展的新篇章,在涿州航站楼可直接办理乘机手续、托运行李。
今年1月5日,保定东站又新增到大兴机场的复兴号列车,以后往返大兴机场与保定,除了航站楼机场大巴、自驾外又添便捷新选择,出行更轻松。
“行千里”,始于交通,加密的京津冀交通网络,让区域内城市“越走越近”。
筑起幸福路
让京津冀城市“越来越亲”
交通格局的变化,不仅让京津冀“三地成一家”,也在不断刷新民生的幸福底色。
2月20日下午,在高碑店新发地,干净整洁的平菇装满货车后,送菜入京的司机翟龙驾车驶入京雄高速,“道路通畅、出入方便,比原来走老国道弯弯绕绕节省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不少像我一样的货车司机,导航路线都变了。”
2023年12月28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五环至六环段顺利贯通,京雄高速全线正式实现通车运营,在保障供给、丰富百姓“菜篮子”、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是交通先行助力建设开放通道、贸易枢纽的一个剪影,更是高速连通京津冀便捷、高效、网格化交通网的一个印记。
2018年,曲港、荣乌保定段、涞曲、西阜等4条高速建成通车,实现了京昆、京港澳、大广三条高速的互联互通,保定形成了京津保石高速公路100分钟交通圈。
G112大红门至易县涞源界段、S225廊涿高速东湾连接线北延、G230京冀界至码头镇段相继完工……保定多处对接京津的交通“大动脉”和“毛细血管”的“梗阻”逐渐被打通,不但方便了三地群众往来,同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提供了交通保障。
2018年10月底,白洋淀大道全线通车,拉近了主城区与雄安新区的时空距离。2021年,作为雄安建材重要运输通道的容易线、安大线建成通车,在服务支持保障雄安新区建设的同时,也缓解了徐水周边道路交通压力。
未来谋划更加长远,在全力推动形成多节点、网格化交通网络的同时,2025年,保定仍将全面扩大交通运输投资。在公路方面,继续推动京雄高速二期项目建设,加快建设S524 、S603等多条雄安对外骨干路网,配合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加快推进108新线高速河北段、涞宝路新线高速河北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在水运方面,保定也积极筹划保雄津水运航道规划建设。
共绘发展图
让京津冀民生底色“越来越浓”
不仅仅是高铁、公路,近年来,环京“定制快巴”等创新出行方式,也为京津冀三地居民拓展工作生活圈提供了新选择。
2024年5月27日,涿州至北京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开通,这条保定市首条联通北京的定制快巴线路,因“点对点”“门到门”的快速直达通勤方式,受到涿州居民欢迎。
“以前开车上班,每天油费、高速费、停车费加起来得小二百。”涿州居民白银硕在丰台科技园上班,定制快巴线路开通后,他坐快巴、地铁就能到公司,成本大幅下降,与自驾几乎一样的通勤时间,他在快巴上还能打个盹。
快捷的,不只是出行。轨道上的“京津冀”,也跑出了协同发展“加速度”。
2018年1月3日,保定正式发行京津冀一卡通,市民持有“交通联合”标识的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可在北京、天津及省内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刷卡乘车,并享受当地公交乘车优惠政策。如今,京津冀一卡通在保定已发放14380张。目前,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全省覆盖,并与京津等全国近400个城市公共交通乘车刷卡互通,一卡走遍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出行模式基本形成。
京津冀的出行之“路”,是见证三地日新月异发展的“动脉”。一条条高速铁路,刷新着内畅外联的通行速度;一条条高速公路,畅通了内部交通“微循环”;一条条振兴大道,更为协同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舒适、高效、通达、顺畅,一幅流动中国的美好画卷正在京津冀加速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