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建强三大平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本报讯(记者 盛嘉敏)“以前办公证要去公证处,申请法律援助要去法律援助中心,现在遇到这些问题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都能解决,遇到不懂的法律问题,拨打‘12348’热线或线上找‘廊坊小律’,非常方便。”近日,在廊坊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理公证业务的市民张先生说。
打造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是我市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核心目标。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通过平台汇聚更多、更优质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实体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我市全力构建贯通全市、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夯实法律服务阵地。目前,全市共建成1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3547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集中进驻,构建起“一个中心、六个窗口、N个服务职能”相融合的工作格局,通过窗口集中、事项集约、服务集成,一站式解决群众综合法律服务需求。2024年以来,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业务咨询量近7万件、受理量达4万件。
热线平台实现“规范化”管理。推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并线运行,配备近70名接答律师,全天候免费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制定出台《廊坊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考评办法》,明确12348服务评价标准,通过常态化组织值班律师岗前培训、业务轮训、随机考评等大力提升热线服务质量和效能。为促进热线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我市相继推出“12348+”工作模式,“12348+法律援助”帮助近百名咨询群众获得法律援助;“12348+人民调解”,在热线咨询不能化解矛盾时,全市77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跟进,一年来,引导500名当事人选择和解、调解等方式解纷。2024年以来,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接答咨询6.5万人次,接听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5%,切实发挥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宣传、纠纷调解等综合性服务功能,已成为群众获取法律服务最便捷的入口。
网络平台推动“三平台”融合。以建设“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数字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我市利用“一网一微一端”统领实体平台、热线平台及廊坊市司法局官网,实现线上线下平台“7×24小时”全天候全业务运转。聚焦服务延伸,在廊坊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建立“廊坊小律”,汇集司法所、人民调解、公证律师、仲裁鉴定等3600个机构近1.6万名法律服务人员,并与全市各县(市、区)司法局、司法所法律服务终端联结,实时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引、法治宣传等自助服务,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