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您就可以出院了,回家后一定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抗凝、抗血小板的药要按时吃啊。”2月17日,在保定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张亮正在给即将出院的龚奶奶和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85岁龚奶奶,1个月前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在外院检查后要求手术治疗,但由于老人高龄,有房颤、高血压病史、心功能也较差,手术风险很大,考虑马上要临近春节,家属遂采取了保守治疗。但一周前老人左下肢疼痛加重已影响正常走路生活了,看到老人这么受罪,家属决定进一步治疗,经朋友推荐找到保定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张亮,接诊后通过检查,结合既往房颤病史,且左下肢因动脉硬化改变,造成肢体缺血闭塞情况,张亮表示,若不及时清除血栓,长期缺血会导致肢体坏死,甚至截肢,危及生命。与家属沟通后,迅速对老人进行全面评估,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在介入下为老人实施“左下肢动脉血栓清除术+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恢复下肢血流。
2月14日,手术团队在局部麻醉下通过微创技术,成功清除了龚奶奶左下肢动脉内的血栓,并对狭窄动脉进行球囊扩张成形,保证动脉管腔通畅。术后老人下肢血供明显改善,疼痛消失,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了。
专家提醒,下肢动脉血栓常见于房颤、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高危人群,早期症状包括下肢疼痛、发冷、麻木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查,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到血管外科就医。(通讯员 石丹阳 图片 苑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