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促进消费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对于改善民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居民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品质型升级,消费领域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服务消费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趋势。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深入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发展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着力打造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环境,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让消费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
打造能消费的环境。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活力,需要政府稳搭台,企业唱好戏。面对市场需求规模的日益扩大,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着力优化相关政策措施,扎实推动稳定消费的各项举措落实落地,既要采取短期措施刺激市场回暖,也要从长远考虑,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增强消费市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企业要深入挖掘消费热点,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进而释放消费潜力,激发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真正实现政府稳搭台,企业唱好戏。
打造敢消费的环境。新时代消费升级日益加速,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科技不断涌现,与之相伴的是,侵权手段、消费陷阱花样翻新,令人防不胜防。让消费者后顾无忧、放心消费,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关键。政府应发挥“有形之手”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消费维权社会平台作用,联合立法、司法、行政、行业等多方力量,从法律、政策、标准、舆论等多个维度,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扫除各种影响消费的障碍,合力打造更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殷切期盼,更好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打造愿消费的环境。近年来,各种新型消费业态加速扩容、逆势增长。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高品质的特点。消费者愿不愿消费,取决于消费潜力是否充分挖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能不能得到有效激发。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各相关单位,整合大型商贸综合体、商业街区、重点餐饮企业、电商企业、文旅企业等优势资源,充分挖掘“线上+线下”两大阵地潜力,通过实施特惠、普惠消费活动,充分挖掘消费新需求、培育消费新业态,有效激发群众消费活力。同时也要在消费安全、消费质量、消费价格、消费维权等方面加大力监管度,努力让消费更安全,让消费者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