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李方慧、张义威……2024-2025赛季,多项国际级、国家级赛事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举行,多名冬奥会、世界杯冠军登场亮相,吸引了众多冰雪迷前往崇礼冬奥场馆滑雪、观赛,为何冠军们扎堆来到河北?后奥运时代,作为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张家口如何克服场馆赛后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把冬奥资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央广网记者来到崇礼,探访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云顶滑雪公园等冬奥场馆,寻找冬奥遗产高效利用的奥秘。
赛事引领 后奥运经济热力十足
“崇礼之行,我花了近3000元。”2024年12月初,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崇礼站)决赛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进行,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马女士赶到云顶滑雪公园,专门为喜欢的运动员加油。
充分利用场地优势,积极开展体育赛事,是冬奥场馆赛后利用的基础。据统计,2024-2025赛季,有7项国际级、11项国家级雪上项目的专业赛事在张家口市举办,分别占全国举办总数的39%和48%。
2024年12月,国际雪联跳台滑雪洲际杯和跳台滑雪女子世界杯相继在“雪如意”举行,比赛期间,张家口冬奥村、雪如意维景酒店、雪如意睿景酒店共接待了上万名国内外游客。“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客流增长了250%左右。”张家口兴垣体文旅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艳丽说。
“在冰雪赛事的拉动下,春节前夕,崇礼多个酒店、饭店爆满,从北京到崇礼的火车票很抢手。”张家口冰雪产业协会会长裴超介绍,冰雪赛事拉动了张家口旅游、餐饮、购物等消费增长。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赛事流量正变成节节攀升的消费增量,为后奥运时代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据统计,2024年崇礼共接待游客85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10%。春节假期8天,崇礼累计接待游客60.45万人次,同比增长27.5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5亿元。
改造赋能 冬奥场馆变身文旅新地标
跳跃、旋转、空翻……云顶滑雪公园内,10多名青少年在U型场地内驰骋冰雪,带领他们进行训练的是曾获得单板滑雪世界杯年度总冠军的张义威。
“云顶的U型池是按照国际赛事的标准制作而成,场地保障也是全国最好的。”2020年从国家队退役后,张义威把重心放在了青少年单板滑雪培训上,在他看来,好的场地能够最大程度让孩子们得到锻炼。
曾经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的冬奥场馆,除了受到运动员青睐,现在已变身为备受游客喜爱的文旅新地标。凭借冬奥会留下的高水准场馆设施和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张家口不仅举办了多项高品质的雪上赛事,而且深挖冬奥场馆潜力,以运营盘活冬奥遗产,为体文旅融合持续赋能。
对于普通人而言,以“雪如意”为代表的冬奥场馆有哪些新的打开方式呢?
“我经常从北京来崇礼,这次带着孩子一起打卡了‘雪如意’。”1月份,滑雪“发烧友”于静带着2个孩子来到崇礼,“雪如意滑雪场体验感很好,缆车可以滑进滑出到雪具大厅,不用再去外面排队受冻了,各种服务设施配套很齐全。”
“最多的时候,单日租赁雪具的客流量达到3300人次。”雪如意滑雪场雪具租赁店经理刘金兰说。不少游客专门来到“雪如意”,坐上小缆车、登上出发台、站在场中央,打卡体验当年冬奥冠军比赛的“同款”赛道,昔日的冬奥赛场,已然成为热门打卡地。
据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奥运经济发展处处长甘涞介绍,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等冬奥场馆经过软硬件改造,已实现多业态转型。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经过适应性改造后,变为拥有登山健身、滑草滑车、崖壁攀岩等功能的山地户外运动公园。”翟艳丽介绍,8公里外的云顶滑雪公园已对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等冬奥雪道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并面向游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