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衡水市冀州区委社工部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居民需求和社区资源,积极探索党组织搭台、合伙人“唱戏”的“社区合伙人”新模式,织密党群服务“连心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暖心服务,解居民所“需”。各社区党组织汇聚包联(驻区)单位、物业企业、非公企业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志愿服务协会等,组成“社区合伙人”队伍,着力满足“一老一小”多样化需求,解决居民“心头事儿”。开展“访千楼 进万户”活动,详细了解居民需求,建立需求台账,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生活难题;建立“冀小语”心灵驿站,定期开展公益心理课堂或一对一心理疏导,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居民群众正确认识情绪,提升居民群众在亲子管教、工作过程中运用情绪管理技巧的能力,助力减缓心理压力,以健康的心理、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贴心服务,解居民所“惑”。各社区广泛吸纳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多元主体到社区开展服务,为居民、企业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个人及团体搭建起“需求—服务”平台,为社区共治注入新动能。各社区以“便民服务”为目标,围绕居民需求,开展60余场文明集市活动,把义诊、义剪、法律咨询、政策宣传、家电免费清洗等多个服务群体集中到小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民、利民、惠民的优质服务。同时,各社区持续推进供需对接,建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室等活动阵地,利用“社区合伙人”共建资源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爱心送餐等多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到“最后一米”。
省心服务,解居民所“盼”。各社区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从“微小事”破题,定期召开“拉呱会”、居民议事会、物业联席会等,让服务“沉”下去,民意“浮”上来。例如,居民堆积在楼道里的纸箱杂物没时间或因年龄大无法清理,社区征得居民同意后,联合“纸丢丢”上门收购,社区全程记录,金额如数交于居民;为确保辖区高龄老人顺利完成身份认证,及时享受高龄补贴,各社区为不方便出门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办”服务 ,顺利帮助他们完成认证,让老人们在家就能享受到养老认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