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辞:
爱情,不止是承诺;妻子,不只是身份。你没有被恐惧击退,没有向艰难低头。与命运抗争,无私守护。问世间情为何物,最近的你,最长情的相守。
感动事迹:
张宇和霍传义是一对90后夫妻,在黄骅市经营着一家小作坊。2022年6月9日,因为一次酒精爆炸事故,霍传义全身90%的面积烧伤,被送到黄骅市人民医院。“当时他的情况非常危险,医生建议转到沧州市医院,直接被救护车拉着去市里医院了。”张宇回忆,在沧州待了5天后并不见好,最终转院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最初在重症监护室,霍传义一动不能动,由医院的护工照顾。疼痛、孤独、抑郁,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令他十分难受。“躺在床上就是各种胡思乱想,老实讲,我有过一了百了的想法。”霍传义坦言,那段时间自己非常难熬,不知道每天应该怎么过。
唯一让霍传义感到安慰的是,张宇每天都去看他。无法见面,她就在重症监护室外用电话和丈夫交流。“烧成那个样子,他内心肯定是很脆弱的。我能做的就是鼓励他,聊一些好玩的、开心的事。”每次要由护工拿着手机,时长不能超过30分钟,丈夫说话不方便,自己就主动找话题……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张宇都记得清清楚楚。
3个月后,霍传义转入普通病房,但依然不能与外界接触。张宇就在周边租了间房,每天3顿饭,换着花样做丈夫爱吃的饭菜。家里人心疼,劝她休息休息,张宇只是摆摆手说不累。
张宇为丈夫做康复训练。供图/张宇
坚持一天两天容易,但张宇一坚持就是两年。从2022年到2024年,她每天坚持为霍传义上药按摩——上1次药要3个小时,每天1次;按摩需要半小时到1个小时,1天两次。 护理的时候,张宇要把霍传义身上的纱布解开,将他穿的弹力裤一点点脱掉。“我要特别小心。”张宇说,霍传义的身上每天都会起水疱,水疱破了就成了创面。零基础的张宇一点点跟着护工学,经常疼得手腕都抬不起来。
“我心里想的就是要把他救活,让我们这个家还像从前一样。只要他能好,只要儿子闺女回家能喊一声‘爸爸’就满足了。”张宇认真地说。
患难见真情,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经过12次植皮手术,霍传义渐渐能够翻身、坐立。“每次手术都要六七个小时。”张宇说:“我总是把手术室门口的其他病人家属都等走了。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场景,我等了他12次。”
张宇和康复后的霍传义。供图/张宇
身体恢复的每一步都很艰难,每次,霍传义疼得撕心裂肺,一宿宿睡不着觉。他痛哭的时候,张宇也跟着流泪。除了上药按摩,张宇还搀扶他下地走路,练习手指夹筷子,像照顾孩子一样,寸步不离。2023年3月,霍传义出院,那天,两个坚强的人激动地抱在一起一直哭。“当时心里有太多话想说,见面那一刻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谢谢他,这是我们彼此鼓励的结果。”对于丈夫的康复,张宇用“奇迹”来形容。
令张宇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某天。“那几天我正在经期,肚子疼得下不了床,早上醒来后一看他人没在床上,正在厨房给我做早饭,还给我端到了床边。”张宇当时很惊讶,那会儿霍传义刚能下地活动不久,“一瞬间让我觉得又和之前一样了,他也能照顾我了。”
张宇在自家火锅店工作。供图/张宇
张宇的微信个性签名是“别回头,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他们的生活也是遇水搭桥逢山开路。霍传义在能够正常生活后便和张宇商量,虽然遇到了困难,但两个人还年轻,不能依靠父母坐享其成。“我们决定夏天在我老家坝上开民宿,冬天闭院后回沧州开火锅店。”如今,他们的火锅店已经开业。虽然忙碌,但两个人觉得日子充实有意义。
“现在看以前的视频,感觉我们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眼泪总是不知不觉地流下来。好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继续加油吧。”张宇发来一段视频,她和霍传义抱着一双儿女,面对镜头,脸上满是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纵览新闻首席记者 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