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食安先行!保定市市场监管系统护航春季开学“第一餐”)
为指导督促全市学校、幼儿园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全面细致安排部署
2月11日,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部署会议,市县两级食品监管执法人员参加会议。会议部署了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市局二级调研员王少青强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提高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切实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会议要求各县(市、区)在开学前供餐单位开展教育培训,督促各类学校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并整改到位,组织实施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全覆盖监督检查,确保开学供餐情况平稳有序。
压实主体责任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督促辖区内学校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督促学校食堂在开学前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到位;未整改到位并存在严重问题隐患的,一律不得进行供餐。
加强教育培训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在开学前组织辖区学校开展集中约谈,针对各类易发多发风险,对学校校长、校外供餐单位负责人及其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进行警示教育培训,深入解读《国务院食安办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指引》等新要求。警示告诫学校、校外供餐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供餐安全。
强化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各类学校及校外供餐单位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以畜禽肉类、食用油、进口冷链食品、学生饮用奶、高等院校的冷荤凉菜等为重点品种,以食品经营许可、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加工操作、原料贮存、索证索票、清洗消毒、用水卫生、成品配送等情况为重点内容,全面排查整治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惩重处违法行为。
安全提示
开学在即
这些食品
学校食堂要禁用、慎用!!
常见禁用食品一01禁用食材
①发芽的土豆
②鲜黄花菜
③四季豆
④野生蘑菇
⑤河鲀鱼
⑥织纹螺
⑦浸泡时间过长而变质的木耳、银耳或米面制品
*建议:木耳、米粉等宜即泡即吃,用冷水泡1-2小时且一般不超过4小时,用热水泡需适当缩短时间;泡发过的木耳如果吃不完,应放冰箱冷藏且不能超过24小时。
⑧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⑨没有完整标识的散装油等其他散装食品
02禁止供应食品品种
①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②采用校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不得配送冷食类食品(如沙拉、寿司等)、生食类食品(如刺身)、自制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酸奶、乳酸发酵饮料、鲜榨果汁以及其他冷冻饮品)、裱花蛋糕以及其他冷加工糕点。
常见慎用食品二
01慎用食材
①贝类(贻贝、扇贝、蛤蛎、牡蛎、生蚝、蛏子等)
②扁豆、豇豆、芸豆、蚕豆
③易引起组胺中毒的青皮红肉的海产鱼类(鲐鱼、青条鱼、秋刀鱼、金枪鱼、沙丁鱼等)
④易残留有毒有害物质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猪肺、猪肝、猪心等动物内脏器官
02慎供食品品种
①豆浆:因出现“假沸”现象易引起食物中毒。烹饪时必须确保烧熟煮透。
②鸡蛋:使用鸡蛋前,应清洗干净蛋的外壳,必要时消毒外壳。烹饪时必须确保烧熟煮透。不得提供以生鸡蛋为原料且不经彻底加热处理的三文治、沙拉等食品。
以上禁、慎用食品,你了解了吗?
为了保障学生在校的用餐安全
请供应方切勿违规供应
各位家长和校方也要留心监督
校园周边的饮食要留心
1.需要在校外就餐时应选择到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相关证件在有效期内)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到无证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
2.需要网络订餐时应选择合法合规的供餐单位,注意查看店铺“商家信息”模块中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营业执照信息,特别要留意食品经营范围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等关键信息,且少订购高风险食品(如四季豆、生食、冷食类),验收后尽快食用,并保留相关消费凭证,以备维权所需。
3.需要购买零食时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要查看标签标识,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涨袋、胖听)、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出现异味等现象,不贪便宜购买“五毛食品”,不购买“三无”食品。
·居家烹饪有讲究
在家制备餐食时,应洗净双手,厨具和餐饮具等要清洁并生熟分开。挑选新鲜、卫生的原材料,认真清洗并做到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做现吃。加工后的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卫生习惯要养成
注意勤洗手,餐前便后必洗手,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吃新奇食物(如野果、野味),不买、不吃“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以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日常饮食重均衡
家长和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一日三餐,谷物、肉类、蛋、奶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等搭配合理,充分保证能量、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充分摄入。冷饮、冰激凌等寒凉食品少吃或不吃,避免食用生食鲜肉制品、水产品等。零食食用应节制,可在两餐之间适当食用,睡前不吃零食,以免造成肠胃负担,引起失眠、龋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