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全国文化百强县——石家庄井陉县第二十九届民间艺术展演如期举行。从国家级、省级到市级,源自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悉数登场,吸引了数万名游客。
巡街演出是整个展演活动的前奏。早上九点,八面大鼓头前开路,井陉县17个乡镇民间花会表演队,以及行业精英组成的20个方队、近2500人的队伍,边行进、边演出。
主会场主舞台
井陉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自古有“过十五、闹十六”的习俗,届时各村组织队伍轮流演出,以此表达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正月十六井陉民间艺术展演,已成为县域民间文艺队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堪称非遗“大观园”、全民“联欢会”。
井陉县全民健身中心广场
分会场之一井陉时代中心附近
整个巡游路线贯穿井陉县城的核心区域,除了主会场——井陉县全民健身中心外,民间艺术展演还设置了5个分会场,各个分会场在表演项目安排上都有所侧重,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三千年文化长廊”——井陉的独特韵味。
分会场就在井陉县城主街道
观众是民间艺术最好的评委
充满民间特色的舞蹈——拉花是从井陉广袤大地上开出的绚烂之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深受观众喜爱。
井陉拉花吉祥物形象雕塑作品
记者注意到,井陉拉花、桃林坪花脸社火、板桥战船、冶西牛斗虎等表演类民间艺术,演员涵盖了各个年龄段。演出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半,从各个乡镇、社区上千支群众文艺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109支队伍,把最拿手的绝活儿奉献给了家乡父老。
井陉县小寨飞叉队在山西省阳泉站演出留念
小作镇小寨村的飞叉是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表演队队长刘新芳说,他和队员从小年开始,基本上每天都在外演出。在县城表演结束后,下午还要去山西省阳泉市展演,让河北的民间艺术在三晋大地掀起春潮。
大地花开,舞出精彩
春节哪里去,井陉过大年
记者|王谦、付建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