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有效路径。沧州市新华区依托全区“136智慧网格管理体系”,摸索出一条“民意快递”智慧解纷新路径。
“136智慧网格管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一条主线,打造街道(乡镇)、村(社区)、基础网格三级平台,着力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楼院长、物业服务企业、综合服务站“六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推动群众诉求智慧收集、矛盾问题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处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36民意快递”小程序应运而生,成为打通从群众到网格、社区、街道、区直部门逐级解决问题的“最后一个按键”。
一“码”广集民意。“136民意快递”小程序设置“我有事说”解纷服务窗口,可通过“二维码”扫一扫进入。将二维码在社区、网格、楼栋、商圈中宣传推广,群众在家门口扫码登录,自由选择语音录入、随手拍等“零门槛”操作,随时随地反映问题、申请调解,拓宽了民意收集渠道。
一“键”智能引导。整合婚姻家庭、借贷纠纷等8方面2万余条常见法律问题,建立AI普法和智能咨询数据库,与群众问询信息自动关联,智能生成案例借鉴、流程参考、法律建议等,引导群众有事找调解、依法解纷争。
一“网”联动解纷。将“民意快递”小程序与“136智慧网格管理体系”深度融合,研发“智慧新华”APP,前端关联“136民意快递”小程序即时“接单”,后台将政法、住建、城管等20余个部门及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平台力量纳入“办单”责任体系,线上靶向推送限时处置“工单”,线下“组团”化解矛盾纠纷。
注重群众诉求高效办理,推进工作,进一步厘清基层权责,强化向基层赋能的资源保障,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既为基层减负赋能,又助力群众诉求及时高效办理,提高群众满意度。
融汇资源,实现多网融合。将环保、城管、公安等9个各自为战的功能网格多网合一,打破各有关单位多重划分、多头管理格局。同时,坚持“数智赋能、数据共享”,融通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和“136”平台,实现平台数据安全交换、共享共用,各部门协同办公,跨部门联动。
融优机制,夯实治理基础。在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主线下,构建一级、二级、三级平台,一级网格员由街道全体科级干部和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构成,二级网格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三级网格员由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人员、楼院长、志愿者等构成。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将事件上报到社区二级网格员,社区发挥“中心轴”作用,研判分析问题,下派三级网格处理、直接办理或提级上报解决,建立事事有人管、时时能反馈的工作机制。
融专队伍,提升工作效能。链接电力、热力、供排水、通信等服务行业,动员辖区党员、共青团员、退役军人、“两代表一委员”等进入网格,健全法官、检察官、警察、人民调解员和律师下沉网格充实网格力量机制,提升网格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人才“懂行规、知行情、说行话、了行事”优势,提升基层矛盾问题化解排调效能。
通过群众诉求网上投、事项网上办、进度网上督、结果网上评,形成了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事项受理、交办、调解、结案、反馈、评价、考核、分析全周期工作机制,实现了延伸触角、服务前移、全面闭环。
注重闭环跟踪问效。建立线上分级解纷流程,不断拧紧“收集—受理—分流—办理—回访”责任链条。网格员通过“智慧新华”APP首先对群众反映事项整理、研判,对能自行调解的小矛盾就地化解;对调解不成或跨部门、跨层级矛盾纠纷逐级上报社区、街道、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分级整合力量应对处置。
注重数据分析预警。建立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系统,同步“136民意快递”小程序、“智慧新华”APP数据信息,运用AI和图谱分析技术,进行一地多事同源分析、一人多事关联比对,精准研判各类矛盾的形势、特点,绘制社情民意“晴雨表”。
注重防范关口前移。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隐患多发领域、共性倾向问题,运用线上督办单、提醒函、建议书等方式,协调属事部门深挖源头、完善机制、改进举措、下沉力量,开展系统性专项整治,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民生需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应的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从而将“问题清单”转变为“履职清单”。
将“表决器”交给群众。在“136民意快递”小程序中专门设置群众评议模块,矛盾诉求办结反馈后由群众评价打分,实现“工作贴着群众干、成果交给群众看”。
把“指令权”下放基层。依托“智慧新华”APP接单派单办单规则,推动“群众吹哨、网格报到”“乡街吹哨、部门报到”,对矛盾风险分流办理、分级防控。
用“指挥棒”推动落实。将群众评议、基层评价作为矛盾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指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定期通过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系统推送属地、部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136民意快递”实现了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及时管,促进了各方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度,在党群之间搭建起了“连心桥”。截至目前,仅东环街道就累计解决各类事件41596件,办结率达到99%;其中南环东路社区没有发生过一例信访事件和刑事案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楼院,大事不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