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19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主任项灿宏教授带领团队一行3人到保定市第二医院与肝胆外科团队一起完成一例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这是保定市第二医院首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是该院与北京清华长庚董家鸿院士签订院士工作站以来实现的又一次技术突破。此次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该院肝胆外科在腹腔镜技术领域又取得了新的进步和突破性进展!
“刘主任,今天我们来复查了,特别好,手术以后感觉也好多了,不难受了,太感谢了,要不是当时咱们这儿联系北京专家过来,我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太感谢您了……”在肝胆外科的医生办公室,小蔡激动地对主任刘建辉说着自己的恢复情况。
年轻女子不幸患上巨大血管瘤
30岁的小蔡3个月前没缘由的出现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以为是胃不舒服,就吃中药进行调节,但随着药物治疗,疼痛感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疼,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是肝脏上面长了东西,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小蔡的家人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带她来到保定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进行就诊。
入院后,经过腹部平扫和增强CT检查发现,小蔡的右半肝上长了一个长达13×15cm的血管瘤。临床上,病灶直径10cm以上就属于巨大肝血管瘤,而小蔡的血管瘤又有长大的趋势,甚至已经开始压迫周围器官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嗳气甚至贫血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血管瘤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藏在肝脏上,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暖心举动成为患者坚强后盾
在术前检查时发现小蔡的血红蛋白低至77g/L,已属于中度贫血。考虑术前、术中可能输血量大,对于即将接受手术的她来说,77g的血红蛋白根本不能满足手术的需求,可就在手术前一天准备时,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传来,血库中的库存血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手术的需求。面对血源紧张的困境,小蔡的家人焦急万分,主治医生李山山一直安抚家属,告诉他们“需要的时候我去献血”,另外一边,科主任刘建辉也安排肝胆外科全体医护人员随时做好献血准备。然而,这一暖心举动却成为了小蔡一家人坚强的后盾。
专家团队助力破解技术难题
按照以往的手术方式,小蔡需要进行开腹手术将半肝切除,但她考虑到自己还比较年轻,开腹手术会留疤,希望能够进行微创手术,而小蔡的肿瘤巨大,要彻底切除瘤体又不进行开刀,只能采取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为确保手术的万无一失,肝胆外科主任刘建辉了解情况后,迅速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联系,他们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主任项灿宏教授利用周日休息时间带领其团队携带专业设备来院支持,为小蔡进行手术。经过对病情的评估和精心的术前准备,在项灿宏教授的指导下,该院肝胆外科团队成功将血管瘤完整切除。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保定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对于疑难复杂肝胆疾病的治疗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自保定市第二医院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立董家鸿院士工作站以来,充分利用董家鸿院士工作团队的优质医疗资源,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医疗”,为患者进行线上、线下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提供最佳个体化诊疗方案。同时,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病例会诊、远程医疗、临床指导等方面开展了切切实实的合作。我院作为保定市肝胆外科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以院士工作站为技术支撑,不断提升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满足了肝胆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国内一流专家的诊疗服务。(通讯员:芦静 南文佳 图片拍摄: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