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各市两会|廊坊: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1月5日拍摄的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外景。(河北日报资料片)吴 迪摄
阅读提示
去年,廊坊市加快建设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全国第二个跨境电商“三中心”正式运营,全国第一家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挂牌招生;全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实现增加值948.8亿元,占GDP比重24.3%;快递业务量突破17亿件,同比增长39%。
聚焦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2025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目标:争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探索建设商贸物流AI大模型,打造更多智慧物流应用场景;做强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实施“物流+”战略,打造“物流之城、供应链之都”。
争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1月16日,永清县里澜城镇,廊坊陆港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2300根地基基桩已经完成,海关监管区、高标仓库、中央商务中心等主体结构冲出正负零,全面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未来占地总面积5000亩。”项目负责人张超介绍,项目建成后,将瞄准服务京津两大市场,提供高效便捷的全程化物流服务,预计年货物吞吐能力达1000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
做优平台载体,提升功能支撑,廊坊市的物流枢纽作用持续加强。
“2024年,廊坊市铁路货运量942.55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79.8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58%,全省第一。”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万惠兰介绍。
在铁路、公路物流枢纽建设方面,廊坊陆港物流园、廊坊铁路物流枢纽、廊坊(京津冀)高铁货运枢纽,均列入《河北省铁路综合货运枢纽发展规划》进行重点打造。京沪改扩建、廊涿改扩建等一批路网优化和高速口改扩建项目稳步推进。
目前,廊坊市已开行国际班列11列,货品总价值1.99亿元,初步形成铁路、跨国公路、境外铁路、水路相结合的国际联运模式。
打通113个国家进出口通道,落地9610等四种跨境电商模式,全国第二个跨境电商“三中心”正式运营,现代商贸物流CBD已签约入驻京东国际等119家企业……去年,廊坊在打造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上成绩亮眼。
构建链接京津冀、面向全球的物流通道,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合作门户城市,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临空区“空高”联运、主城区“空铁公海邮”、永清“空铁公海”三大多式联运基地建设,争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对此,廊坊市将用足专项债券政策,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大型陆港物流园。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发展国际化物流。加大铁路专用线谋划建设。强化国、省干道域内联通、延伸和衔接,推动物流设施与机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高效协同。
同时,廊坊将做强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加快建设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导入更多国内外头部物流企业,探索“跨境电商+海外仓+产业集群”模式,推动国际物流实现新突破,力争外贸进出口额超100亿元。
打造更多智慧物流应用场景
1月20日,永清县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30条崭新的全自动分拣线高速运转,包裹从卸车、分拣再到装车最快仅需10分钟。
“自去年底正式投用,我们快递日处理能力由600万件提高到1000万件,产能和规模大幅提升。”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副总经理王义来介绍,他们广泛运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和自研无人设备促进人工成本降低,如今在廊坊已投入无人驾驶快递车17辆,单件快递配送成本降低0.7元至0.15元。
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去年,廊坊快递业务量突破17亿件,同比增长39%;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3.3%,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围绕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廊坊市积极鼓励商贸物流领域科技创新。去年,该市认定商贸物流重点领域研发平台19家,总数达到37家;现代商贸物流领域研发平台共投入研发经费2.16亿元,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581项;廊坊智慧商贸物流应用等11个场景纳入雄安未来城市场景建设清单。
今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探索建设商贸物流AI大模型,打造更多智慧物流应用场景。
智慧物流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算力的支撑。对此,廊坊市明确提出,将实施“算力+”“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先行先试,持续完善算力应用产业生态,探索打造世界级“智谷”。
机器人应用是廊坊打造智慧物流系统的一个重点。对此,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举办京津冀机器人大赛,打造更多“机器人+”应用场景,力争机器人产业营收增长20%。
打造“物流之城、供应链之都”
1月18日,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采货商和消费者穿梭其间,商户们开单、发货忙得不亦乐乎。
商贸发展得好,离不开物流的助力。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运营总监宋健介绍,聚焦“物流+服装”,商贸城建设了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入驻物流快递企业70家,可实现商品“一点发全国”,快递收发数每天超4万单。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廊坊深入实施“物流+”产业融合战略,深化上下游链接、一二三产融合,推动现代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收同比增长15.0%,分别居全省第一位。
推进冷链物流,打造“物流+农业”加速器。廊坊市累计投资8231万元建成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30个,增加库容14.48万立方米。去年,全市农副产品快递业务量达到5783.14万件,支撑产值41.46亿元。
推动现代物流技术与企业“智改数转”紧密结合。去年,廊坊市物流装备及零部件企业累计达到34家,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增长25.6%;物流相关电子信息类企业21家,实现营收39.62亿元,同比增长7.11%。
今年,“物流+”将加出怎样的新未来?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物流+”战略,培优育强供应链物流、航空物流、冷链物流、低空物流,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造“物流之城、供应链之都”。
万惠兰介绍,今年廊坊将积极培育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商贸业、文旅业等融合创新,推动科技、金融赋能物流业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在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时,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培育拓展物流、应急、救援、文旅、农林、监测等应用场景,支持安次、文安等地健全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研发转化等产业链条。(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刘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