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防控、调解纠纷、走访宣传、隐患排查……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昼夜一轮回,从日出到日落,从白天到黑夜,他们晨曦伴风雪,夜幕逐星辰,负责着北京站客整所、北京机务段两个场区,面积达506.8亩的整体安全;守护着京哈、京沪共计10.664公里铁路“动脉”的平稳运行。他们是一群由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北京站派出所驻场民警组成的队伍,老郑就是其中的一员。
老郑,名叫郑涛,是北京铁路公安局北京公安处北京站派出所驻场民警,今年52岁。1996年从部队转业至北京站派出所,先后参与治安打击、刑事侦查、站序维护、追逃查缉等工作,2001年开始负责场区、线路工作,一干就20多年。对待工作,他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每日奔波在场区、线路“两点一线”之间,被同事们称作北京站“百事通”,今年春运,他依旧坚守在岗位,和同事们一起,守护着万千游子奔赴家乡的平安之路。
凌晨时分,寒风凛冽,老郑拿着手电筒,仔细检查驻场内第一趟驶往北京站的列车。“车辆外观正常,列车风管正常、接触网正常……”随着G485次列车轰隆隆声音响起,老郑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消防、列车、仓库、人员等场区安全大检查和整条线路的护网、涵洞、桥梁等隐患大排查是老郑每日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他日复一日奔走在场区、线路治安防控一线,用细致负责和执着坚守守护着一方平安。
“老赵,场区消防设备今天检查了没,灭火器过期要及时更新呀,场区内不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这天一早,老郑便来到北京站机务段,拉着机务段主任老赵一起深入库房、办公区、生活区等场所对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袋等消防器材进行了一一检查,并仔细查看了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等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还不厌其烦的叮嘱着,春运归家要注意人走断电和用电安全。
北京站机务段场区有5个车间、1400多名职工,寒来暑往,老郑基本每天都要前往场区巡视检查,帮助职工处理矛盾纠纷,宣传反电诈基本知识,提示提醒用火用电安全……他用“婆婆嘴”、“碎碎念”,一遍一遍的给职工念“紧箍咒”,有了他,场区“平安线”越来越牢固。前不久,场区内有位老职工未经允许使用煤气罐做饭,老职工年纪大,性格拗,场区多次劝说无果后,把情况反映给了老郑,老郑听闻立即来到场区,与老职工进行沟通,用实际案例和老职工讲危害、讲后果,中肯亲切的话语让老职工放下了抵触心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临近正午,阳光虽已高悬,却似乎无力驱散寒意,凛冽的寒风依旧穿梭在场区。老郑刚检查完北京机务段,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北京站客整所。2024年7月,北京库检、北京乘务、北京检修等共计15家单位3000多名职工的北京站客整所归北京站派出所管辖,从场区车间布局、库内列车到库房物品、人员结构,老郑进行多次走访、多次摸排、多次联络,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分类管理、抓住重点、精准发力,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举措筑牢了场区安全屏障。临近年关,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多叮嘱一句、多查看一次、多预防一次、多演练一次,安全就多一次……”老郑语重心长地与职工们聚在一起,以铁路安全典型案例为引,再次向场区职工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对库内停放列车的防溜器具、消防设施要进行检查,确保安装到位、配件良好、作用良好。“安全无小事,事事连万家。北京站客整所面积大、人员多,3000多名职工的背后是3000多个家庭,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每位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我们将扛好扛牢安全稳定第一责任,忠诚践行平安之诺,倾力守护万家灯火,让每位职工放心、安心、舒心”老郑眼神坚毅地说到。
13时,检查完北京站客整所,老郑回到位于北京站客整所的警务室,同事们帮忙打了午饭,他匆匆吃了几口,又赶往北京市文汇小学。“孩子们马上要放寒假了,要赶在他们假期前,开展一次爱路护路宣传……”除了负责两个场区的安全外,老郑还负责京哈、京沪两条共计10公里的线路安全。
下午14时,爱路护路宣传如期进行,老郑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提示:寒假放假期间,不要在铁路上玩耍、行走、穿越,不要攀爬铁路护网、不要在铁路沿线放风筝、不要损坏铁路设备设施,普及“四不”口诀:即“不上线、不摆障、不拆盗、不石击”,与孩子们一起玩精心设计的铁路安全主题游戏,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学到铁路安全知识。
冬日的下午,天空呈淡淡的蓝灰色,阳光变得柔和而温暖,斜斜地洒在大地上,给寒冷的空气增添一抹温馨的色彩。宣传活动结束后,老郑在冬日暖阳的陪伴下,沿着铁路沿线开始对信号灯、配电箱、四电设施、护网、消防水池、地下风道等基础设施进行一一检查。10.664公里沿线、120个打卡点,铁路线上的每座桥梁、每个涵洞、每处护栏……他都如数家珍。去年暑期,线路巡控引进先进设备,为了尽快上手,老郑经常加班加点,一遍遍阅读文件指导,一步步进行实地操作,他分析、摸排、设定的120个打卡点基本涵盖了辖区整条线路。
3366次、3小时、3万步,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是老郑巡线的缩影。“巡线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多走多看多检查才能剔除隐患……”有一次,北京突降暴雨,列车全部停运,他和同事们一起在桥梁上,从下午16时坚守到凌晨4时,一晚下来,他们顾不上被雨浇透的衣服、麻木的双脚,只是一遍遍检查桥梁、一次次保证沿线居民顺利通过。还有一次,老郑巡视到京哈线1公里200米处时,发现因前日雨量过大导致回填土下陷,可能引发行车隐患,老郑立即上报并在现场全程监护,直至隐患排除,他才放心继续巡线。
“刚巡线那会,线路上都是玻璃碴、杂草,每天到家,裤子上都挂满了蒺藜狗子,现在线路周围干净整洁了,前几年,我们通过多方联系,将沿线护网由镂空铁丝网改装成生态板,线路治安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老郑开心地说到。
夜幕降临,场区内股线旁的灯火在寒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老郑多功能警服上的肩灯和手电筒的光线交辉相应,他眼神如炬盯着远方,直到最后一趟K7712次列车缓缓驶入场区,待列车停稳,老郑上车认真检查完列车后,一天的工作才结束。
寒来暑往,北京站线路旁的建筑已经从低矮的平房变成了林立的高楼,民警老郑身上的肩章也已经从两拐升级成了两杠三,但“藏蓝”身影却24年如一日的每日出现在北京站场区、线路上,24年岁月,8760个日夜的坚守,他用坚守换来铁路沿线“0”隐患,用无私奉献守万家灯火,护山河无恙。
原标题:《【你过节 我守护】驻场民警老郑的14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