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9时,在阳光的照射下,大境门门楣上“大好河山”四个字显得格外醒目。此时,这座拔地而起的雄关内外已热闹起来,很多游人漫步其中,寻古迹、看非遗、品小吃,感受着浓浓的年味。而桥西区元宝山村村民张文杰却脚步匆匆,登上大境门独自一路向西走去。
张文杰巡护长城 赵晓刚摄
张文杰是一名长城保护员,从大境门西侧的烽火台开始,到元宝山村与石匠窑村交界处一段8里地长的古长城,是他的管护范围。长城保护员工作相对枯燥,须对所辖范围内的长城遗迹进行日常看护,记录下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坏情况,以便及时维修,排除安全隐患。缘于从小生活在长城脚下,张文杰对于山上这道古城墙有着特殊的感情,也因此对于这个需双脚丈量的工作总是乐此不疲,一干就是13年。
山势陡峭处,上山的石阶也越发窄立。换做年青人也不免要侧身慢爬,但50岁的张文杰却如履平地一般。他负责的这段历经时间磨砺的古城墙最宽处仅两米多,狭窄处只有一米。留意缝隙大的墙体,观察古烽火台的外观……虽然天气较为寒冷,走在碎石子路上深一脚浅一脚,他却感到相对轻松。因为一个多月后便会迎来“春风拂枝吐新绿”,那才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但凡看到墙壁的石缝里长出一簇簇野草,他总要耐着性子清除,以保证城墙的坚固。
在将近3个多小时的巡查中,大多数时间只有张文杰一人孤独地穿梭在山间。走到交界处折返时,他才会习惯性地选择在山梁的制高点休息一会儿,边将途中所拍摄的城墙现状发送到工作群,边静下心来欣赏一番,看看脚下这段绵延逶迤的古长城,看看山下再熟悉不过又日新月异的元宝山村。
“我感到责任很重,因为守护好长城,就是守护好我们的家!” 张文杰目光坚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