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作为城乡能源输送的“动脉血管”,为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工商业生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源支持。然而,在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造成破坏的现象频频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的知识吧。
一、什么是第三方施工破坏
“第三方施工破坏”主要是指对燃气管网、管道的破坏。比如:野蛮施工破坏燃气管道,侵占、拆除燃气管道等行为,都是常见的第三方破坏行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提前联系燃气公司进行管线确认和交底,要检查燃气管道的位置,并签订燃气保护协议,避免擅自施工及“野蛮施工”。
二、施工单位如何避免破坏燃气管道
(一)施工单位注意事项
不得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破坏燃气设施及安全警示标志;道路施工完成时必须埋设相应的标志桩。在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前,不得在燃气管道及设施上方开设临时道路,不得在燃气管道及设施上方停留、行走载重车辆、推土机等重型车辆。
(二)施工单位要做到“九不挖”
1.交底教育不到位不挖。施工进场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管线产权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管线交底;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并对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2.未与产权单位建立联系机制不挖。管线施工前,必须指定专人与管线产权单位建立紧密联系,确保及时获取相关管线信息和调动应急抢险资源。
3.管线核查不清楚不挖。管线施工前,必须会同产权单位对现场进行调查踏勘,使用专业雷、红外线探测以及人工探沟的方法,核查清楚场地内所有管线的准确位置。
4.未设置明显管线标识不挖。对已探明的管线必须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牌,公示管线的种类、材质、埋深、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管线安全施工范围应设置隔离和警示设施。
5.管线安全保护方案未审批不挖。管线施工前必须编制安全保护方案,经过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属于危大工程的或其他有需求的,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6.未组织应急演练不挖。必须编制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管线施工前必须确保应急人员和应急措施到位,熟悉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的上下游控制阀门、检查井和开关位置。
7.现场无专人值班不挖。管线施工时,必须安排专人值班,全过程监控施工作业,并做好值班记录。
8.未签订安全施工协议不挖。管线施工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需与燃气公司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方安全责任。
9.重大活动期间不挖。在举办重大活动期间,或者建设单位指定的其他时段禁止进行管线施工。
三、施工单位破坏燃气管道后怎么办
1.发现燃气管道被破坏后,应立即停止施工,设置警戒区,施工管理人员及时组织将附近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现场严禁明火、禁止吸烟。
2.在安全区域致电燃气公司,同时拨打110、119报警,如有人员伤亡应及时拨打120。
3.在等待抢险过程中,应加强现场警戒工作,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4.现场积极配合燃气公司抢险工作,疏导交通和行人,并配合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四、做安全防线的监督者
鼓励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周边施工活动,若发现疑似破坏燃气管道的行为或安全隐患,及时向燃气企业或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形成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燃气管道安全。
供稿:市燃气热力事务中心
通讯员:李翼星 李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