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影像 | 爱这座城,赴一场说走就走的微度假——保定“火”了,我心在“烧”)
啥是保定?是北控三关,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是展述半部清史的直隶总督署?是钟灵毓秀的狼山易水?是热气腾腾的驴肉火烧?保定籍知名主持人樾月说,这些令人崇敬的,回味的,沉醉的,或许都可以留住你。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成为保定必打卡地。罗大庆 摄
1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牌新字号》2024年度盛典”上,保定再次“出圈”,与扬州、沈阳、柳州一同入选“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城市。
而今,保定正成为一个符号,她代表着热情、淳朴的保定市民对“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一名号的执念;保定正成为一个IP,她成为京津冀年轻人说走就走的“微度假”目的地的不二之选。
驴火出圈,从“City Walk”到“City Eat”的高配旅行
“要说驴火,好多小店都不赖,不一定非得排长队去。”拉上刚下高铁的雯雯,出租车张师傅知无不言地介绍保定美食。“关键在火烧,谁家火烧打得好,口味就差不了。火烧就得吃刚打出来的……”
“驴火”火了。
都说打开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是“City Walk”,而在保定,这一方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City Eat”。为了一道菜,跑了一座城。从驰名全国的驴肉火烧到独具特色的“素颜”鱼香肉丝,再到蔡明、撒贝宁录制《三餐四季》打卡的牛肉罩饼,保定正用美食勾勒出外地人在这座城行走的旅游线路图,也妥妥地用地道的美食留住了游人的胃,留住了他们的心。
查看小红书里关于保定必打卡的美食,评论区“平价”“实惠”“性价比高”等关键词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吃完驴肉火烧,再来一杯“驴火”拿铁,感受混搭带来的碰撞。
“驴火+咖啡”跨界混搭拉满年轻游客群体情绪价值。
有人说,在这里“万物皆可驴火”。在保定,“驴肉火烧”这一IP深深植入到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驴火”题材文创产品,具有创意的销售方式也为年轻游客群体拉满情绪价值。“作为旅游消费的主力人群,年轻群体喜欢碎片化的新奇体验。”保定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美食+文创”“美食+旅游”成为一张特色名片,使游客在度假中品味古城历史文化。
保定美食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罗大庆 摄
微度假,“沉浸式”体验置顶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微度假”是一种以本地为中心的短期休闲度假方式,不需要复杂的计划和准备,可以随时出发,享受即兴的旅行体验,近年来备受年轻人青睐。游客在“微度假”中也更加注重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距离北京只有40分钟高铁车程的保定,作为“微度假”目的地代表,再次登上热搜,以独特的美食与文化体验吸引八方来客。
除了美食这一文旅招牌,保定一些景区也开始关注年轻人的需求,打造更多新业态、新场景。
我国十大园林之一的古莲花池风景怡人。罗大庆 摄
淮军公所内的戏楼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室内戏楼,2023年9月修复完成开放后定时进行戏曲演出。“我们建立了数字博物馆,也有一些智能导览系统,更方便年轻人用喜欢的方式打开这座博物馆。”淮军公所博物馆副馆长杜艾容称,去年推出的新春游园会活动中,25—40岁的年龄层占比超过50%。
古戏楼迎八方来客。罗大庆 摄
保定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微度假”目的地,保定还需花更多精力去建构适应不同群体的旅游形象,提升旅游体验,并形成一定的持续消费力。
冬季冰雪带给游客更多欢乐体验。罗大庆 摄
“毕业20年了,带孩子来我上大学的城市看看。”1月18日,从邯郸前往保定参加同学会的吴晓蕾带着上初二的孩子游览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这座国字头的博物馆也正成为保定人推介自己家乡的骄傲,其创新的科技互动体验和丰富的研学活动让游客在参观中感受知识与文化的双重魅力。2024年,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其中保定市域外游客73.93万人次,占43.49%,京津游客8.72万人次,占5.13%。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掀起“恐龙热”。罗大庆 摄
流量变“留量”,保定打造文旅新标杆
除了“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城市的加冕,1月15日,《抖音2024城市文旅大数据(完整版)》发布,保定成为抖音用户喜爱的宝藏城市TOP2,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入选受欢迎的城市IP,“保定文旅”入选受欢迎的城市文旅官方账号。
保定能获此类殊荣,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密不可分。作为“微度假”热门目的地,从美食到美景再到博物馆,从央视大屏到新媒体平台,各地旅游消费产业正在蓄力把“流量”变为助推保定文旅产业发展的“留量”。
保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举办“中国·保定乡村音乐大会”,邀请张信哲、叶世荣、孟庭苇、保定籍艺人杜淳、相声演员高晓攀等129位国内一线演职人员及有影响力的音乐人、乐队到保参加演出并录制。20场活动线下直接惠及观众20万人次以上,全网累计斩获热搜20余个,线上央视大屏和新媒体传播覆盖受众突破2亿人次。通过线下演出和央视播出引流,广泛提升保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中国·保定乡村音乐大会”为保定引流。罗大庆 摄
“恋乡·骑行保定”探寻最美乡村等一系列活动热闹举办,众多自媒体博主纷纷“种草”,在抖音平台拥有2300多万粉丝的旅行自媒体博主房琪,也晒出了来给保定举大旗的视频。
冬季踏赏活动领略太行步道的无穷魅力。张冬 摄
“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将首都丰富的书籍资源、精彩的阅读活动以及多元的文化体验带到保定,尽显北京和保定两地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吸引31.67万名读者共赴文化盛宴,“书香保定”热搜频发。
“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吸引31.67万名读者共赴文化盛宴。汪立柱 摄
徒步、骑行,美食、美景、体育赛事,文化、旅游、康养相融合,汇集多种玩法的一条路再度将保定带火。这就是纵贯于太行山之龙头,串联保定市涞水、涞源、易县、阜平等七县两区,全长绵延1117公里的保定太行步道。“1000多公里,途经30多个景点,无论你是徒步,还是一家人手牵手过来,都是非常好的。”中国香港演员林晓峰化身旅游达人,通过抖音“保定文旅”把太行步道推广给全国观众。媒体记者、网络主播、商会企业家、大学生群体等纷纷前来体验不一样的Baoding Mountain Walk。
如何将转瞬即逝的流量转化为长久稳定的“留量”,让游客不仅“到此一游”,更能“流连忘返”?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泼天流量”,保定文旅倾全力接纳拥抱,用热情展现着古城风貌与现代气息。“这些成绩单,折射出全市文旅市场的持续向好。”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许景阳表示,接下来保定市文广旅局将全力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打造特色文化主题游线路,开发新颖有趣的文创产品,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
古韵今辉,传承历史书写文旅发展新篇章
保定不仅是美食与休闲的“网红新星”,更是厚重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实力担当”。保定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者,让文脉源远流长,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保定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和路径。
保定,两张文化“金名片”闪耀非常。一是“博物馆之城”卓越。我市现已完成备案博物馆94家,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接待参观游客达1000余万人次;《太行龙脊——保定长城历史文化展》成功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直隶总督与直隶专题陈列》成功入选2023年度河北省精品原创展览重点推介活动精品展览;推出《保定博物馆护照》,精选出40家博物馆及其代表性藏品,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引发博物馆打卡热潮。二是“书院之城”闪耀。全市现已建成各类书院162座,开展《保定书院通关文牒》集章打卡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通过走访书院集章打卡,充分感受书院文化;与河北大学深化共建莲池书院各项工作,成功举办莲池文学周、东亚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南岳麓、北莲池”的知名度;积极开展“冀图邮书”活动,增强公共图书馆文化资源供给的便捷性、可及性。
此外,还有好评如潮的文艺精品全面开花。剧本《冠军之城少年梦》、舞蹈《灯影长信》、书法《读书心解》等12部作品获第十四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优秀作品”,获奖作品数量居全省第二名;河北梆子《长信宫灯》入选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剧《在平凡的日子里闪闪发光》成功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大型宋韵国风舞剧《孩儿枕·家和兴》盛大开演……
大型宋韵国风舞剧《孩儿枕·家和兴》为保定文艺添亮色。罗大庆 摄
同时,作为“城市之礼”的定窑白瓷孩儿枕,也向传统文化爱好者发出这座城独有的邀约。定窑是中国历史五大名窑之一,因烧造地保定市曲阳县古代隶属定州而得名。瓷枕作为古人消夏乘凉之物,不但有降温祛暑作用,还有祛病养生功用。孩儿枕有祈盼国泰民安、子孙繁盛的美好寓意……
心有所往,何必远方。渴望在不远处找寻一城诗意的旅人,来保定吧,开启一场与自己好好相处的微度假。这里有美好的相遇,这里有舒适和怡然,这里兴许还有一段段让你怦然心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