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力深化改革开放 有效激发发展活力)
图为廊坊综合保税区。本报记者 陈童 摄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开放平台提能升级、外向型经济势头向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增强动力活力上求突破”……梳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改革开放”依然是一个关键词,也是必须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代表委员们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围绕2024年“成绩单”和2025年“施工图”,谈看法、提建议。一个普遍共识是,在奋力开创廊坊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道路上,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向改革要动力。
近年来,我市深化落实重大国家战略领域改革,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健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度机制,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
在改革牵引下,2024年,协同发展又迎来新突破:通北示范区加快建设,理事会、执委会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产业图谱绘制、通勤效率提升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临空经济区提速发展,推动6项北京优势政策延伸应用,蓝帆脑科学、中国邮政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联动雄安更加紧密,智慧商贸物流应用等11个场景纳入雄安未来城市场景建设清单……
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让代表委员们信心更强、干劲更足。
“坚定不移抢抓协同发展机遇。”市人大代表、三河市市长冉德龙表示,三河将全力推动“一方案三清单”任务落地实施,强化与通州区联合招商力度,深入推进“百项京标进三河”,积极争创国家(京津冀)银发经济示范区,努力在服务推动通北示范区建设中借势赋能、加快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全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当下,产业转型升级越早,经济发展主动性越强,在未来发展中越占先机。
市政协委员李建国认为,县域传统产业是促进就业、财政增收、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撑县域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面对产业迭代的日新月异,应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借势雄安新区联动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让其焕发新活力。
作为河北省第一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河北省107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大城县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板块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领域,已形成了涵盖拆解、分拣、加工、销售的良性发展产业格局,能够在产业工人流动、原材料集采、产业创新方面形成协同优势,开发潜力巨大。
市人大代表、河北富越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议伟介绍,大城县整合全县固废资源,由国利物城线上平台统一收集、分类、分拣、处理,选取固定回收站点,进行标准化改造,将标准化试点在全县进行网格化推广,提升整体形象和回收效率,推动资源循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企业需求是制度创新的动力。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环境提升工程,“双盲”评审全面推行,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2024年,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会场上,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用改革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廊坊。
向开放要活力。
一家小外贸公司会“藏”着多少大订单?
位于廊坊综合保税区的廊坊圣利亚马钢活动房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卷卷不同规格的镀锌钢带经过多道工序,变身一摞摞整齐划一的钢制房屋用型材走下生产线。
“我们生产的房屋用型材主要出口东南亚、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30多个国家。”该公司经理余烁锋介绍,公司落户廊坊开发区15年,获评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还掌握着10来项国家发明专利。截至2024年11月初,公司当年的出口贸易额已经达到1.5亿元。
圣利亚马是我市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受益者之一。2024年,我市开放平台持续提能升级,外向型经济保持向好势头,廊坊自贸片区打通113个国家进出口通道,大兴机场综保区二期封关验收,新增外资企业51家、外贸企业185家,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25.2亿元、增长123%。
一串串新数字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做强对外开放平台,掀起新一轮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热潮,用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拓展发展空间。支持廊坊自贸片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综保区开展“保税+”创新业务。大力招引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外资项目。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廊坊开放的大门要越开越大,不仅是范围的扩大,更是质量的提升,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廊坊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廊洽会为这座象征着开放与包容的城市注入崭新活力。
2024年廊洽会,邀请了来自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国别团组、400余位外宾赴会参展,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113家企业的224种品类展品亮相,国际面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让廊洽会的体验更加新奇。
在此期间,2024年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年会、世界跨境电商发展大会、现代商贸物流廊坊专场招商对接等活动,更是搭建起河北与全球商贸物流交往的广阔平台。
今年,我市将聚力提升会展名城品牌,创新办好廊洽会,持续擦亮金字招牌。同时增强主城区、临空经济区会展集中承载力,引进更多高能级、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展会。
春节期间,廊坊人民有了新期待。
腊月小年至元宵佳节,首届廊坊国际年货节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突出国际化、特色化、趣味化三个特点。”廊坊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飞介绍,本次年货节在进口商品方面已吸引来自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波兰、法国、韩国等25个国家的企业参展;在出口商品方面,组织洲禾科技、宝船国际等10家外贸企业参展。
年货节现场,将展销农特产品、都市食品、体育用品、京津冀老字号等多品类有创意、有特色的“爆款”产品,打造“商、文、旅、展”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满足消费需求,宣传廊坊文化、展示廊坊形象。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廊坊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