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75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精特新企业699家。这是1月21日上午,从沧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沧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主持人: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官学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出席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2场,邀请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飞先生,中小企业科科长杨锋先生,向大家介绍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请徐飞副局长进行发布。
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徐飞: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百忙中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沧州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专精特新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对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工作,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工信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走专精特新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政策扶持、企业融资、产业导向、数字赋能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
一是树立鲜明导向,释放明确信号。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力度,营造更好更优的发展环境和创新氛围,向市场释放明确信号,以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高地引导更多中小企业积极主动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道路,积极为专精特新企业争取资金,2024年我市河北恒盛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沧州惠邦机电产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南皮铁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沧海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新一轮第一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1378万元,占全省支持资金的13.5%,全省第二。
二是注重精准扶持,确保落地落实。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中对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培育措施,另一方面鼓励有关部门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特点,结合实际开展精准服务,确保优惠政策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以企业上市和金融助力为主攻方向,推动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以专精特新企业为突破口,引导全市优质企业做大做强。组织了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活动、“专精特新”企业产融对接等系列对接活动。深化与建行合作,重点围绕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加大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创新性金融产品推介。
三是突出梯度培育,推动梯次升级。根据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每阶段企业的不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分级培育,制定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培育措施,推动企业由低向高梯次升级。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递增、示范企业引领、“小巨人”企业提升的梯度培育体系,2024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486家,总量达到1777家,增量、总量均居全省第三。
四是提升创新能力,深化数字赋能。鼓励开展数字化转型,围绕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推动生产方式、企业形态、商业模式变革,打造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做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宣传报道工作。组织惠邦机电、格福管件等5家数字化转型专精特新企业参与新华网《星火对话》栏目,加大企业数字化宣传推广力度。
2024年全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75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精特新企业699家。2024年全市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小巨人企业50家。2024年全市新增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截至目前共有重点小巨人11家,数量全省第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帮助企业对标对表、加快提升。精准“把脉开方”,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助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官学妍
谢谢徐飞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沧州日报:您好,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专精特新企业的申报条件?
主持人:请杨锋科长回答。
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科科长 杨锋:
答:企业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即视为满足认定条件:
(一)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2年以上。
(二)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100万元,且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3%。
(三)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达2000万元以上。
(四)按照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四类十四个指标评价得分达到60分以上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近三年获得过省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或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五。
2.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均值在1000万元以上。
3.近两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6000万元以上。
4.近三年进入“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企业组名单。
主持人:请继续提问。
河北日报:您好,能否介绍一下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对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主持人:请杨锋科长回答。
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科科长 杨锋:
答:我市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但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专业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一是激励作用,经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各银行普遍信用贷款额度在1000万左右,此外财政在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上项目方面还有专门支持;二是带动作用,培育的过程就是带动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革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精益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三是明确方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荣誉,重点小巨人企业还有中央的财政支持,这代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方针。
希望我市广大中小企业努力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优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全市中小企业总体既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提升。
主持人: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官学妍
谢谢两位发布人的介绍,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