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帅
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有机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024年,我市生态环境系统聚焦推进惠企服务落实、优化企业环境管理两方面10项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工作。市县生态环境系统共走访企业6776家,收集并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和诉求1522个。
市生态环境局编制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政策明白卡、生态环境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政策明白卡、环保绩效分级政策明白卡、廊坊市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白卡,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企业解读惠企政策,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加大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惠企政策的了解,确保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同时,向社会发布《生态环境执法公开承诺》。明确15项生态环境执法承诺事项,其中涵盖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包容审慎实施行政处罚、自觉遵守廉洁纪律、遵守保密规定等内容,坚决杜绝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重复执法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执法理念。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设立执法工作人员监督台和投诉信箱,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2024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鼓励企业反映问题诉求,结合职责帮助企业摸实情、找痛点、解难题,从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抓起,从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抓起,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排忧解困。
构建精准、便捷、优质、高效为企服务新生态,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企业摸实情,解难题,通过实地走访、与环保协会座谈、线上沟通等多种方式开展“走访解促”工作;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协调联动,三河市分局组织召开医疗机构座谈会,就医疗机构医用辐射场所辐射监测问题进行解读,解答实际经营中的生态环境管理问题;大厂回族自治县分局利用公众号“走访解促”专栏推送环保政策、典型案例、工作动态、办事指南,并开展“你问我答”线上咨询;香河县分局、廊坊开发区生态环境局主动对接建设项目,开启绿色通道,帮扶企业尽早拿到环评审批手续;广阳区分局积极对接域内涉VOCs企业,借力市环保产业协会组织专家现场指导,为企业升级改造VOCs治理设施提供技术支持;安次区、固安县、永清县分局助力小微企业在应急响应期间实现自主减排,解决了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难题;永清县、文安县分局组织域内混凝土搅拌企业、塑料行业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到先进地区、先进企业参观学习或开展经验交流,全面提升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管理水平;霸州市、大城县分局主动帮扶企业新建项目协调解决颗粒物排污权指标的问题,切实解决企业难题……
高度重视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帮扶工作,积极探索精准帮扶保障新方式。组织行业专家和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逐条逐项对标绩效分级标准,帮扶指导企业制定提升整改方案,提高绩效分级档次。
据统计,我市共帮扶40家企业达到A级水平、217家企业达到B级水平、59家企业达到引领性水平,相应级别的企业数量均在全省处于前列;助力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圆满完成环保绩效创A工作,成为我省第一家完成创A的火电行业企业。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减少或免除这些企业的应急减排措施,推动治理水平整体升级,为带动重点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