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案不小办 守“薪”更守心——固安法院法官悉心审结欠薪案件获赠锦旗)
工资、劳务费是劳动者辛勤劳作的价值体现,按时足额获取劳动报酬更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年终岁尾,每一笔的薪水更是劳动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最直观的体现。然而,现实中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让劳动者得来不易的辛苦钱始终无法到位,成为久居心头的“烦薪事”。近日,固安法院王静宜法官审结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为当事人龚某的讨薪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为劳动者守住了薪水,更守住了人心。
龚某与某装修公司的劳务合同纠纷,历程颇为曲折。原告龚某长期从事油工劳务,被告装修公司将其承揽的装修业务中的油工活交给原告龚某来做,龚某通过微信与该公司员工张某联系,并商议价格、施工和验收等事宜。2023年5-7月期间,原告龚某为被告装修公司完成三个项目的装修业务,后因员工张某离职等原因,该装修公司对龚某完成劳务的工期、质量提出异议,始终拒结劳务费。为此龚某上门讨要劳务费,但一年多的时间事情毫无进展。后龚某向固安法院起提起诉讼。
案件进入审理程序后,承办法官王静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等文书,并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进行初步调解。在多次沟通中,被告装修公司均表示因原告龚某延误工期、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导致其无法支付劳务费。双方意见分歧过大,最终未能达成调解。
后法官依法组织开庭审理。庭审中,原告龚某作为劳动者,证据意识薄弱,仅依据口述及部分微信聊天内容,并未留有合同、欠条或者其他有力的书面证据。而被告装修公司则以员工张某离职为由,一概否认关键内容,案件审理陷入僵局。
为查明案件事实,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王静宜法官向龚某释明并要求其限期补充证据。在第二次庭审中,王静宜法官通过耐心审理、悉心对比双方的证据,终于从原告龚某提交的几十页聊天记录和几十分钟录音中,找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三个工程施工口头协议的关键内容,进而抽丝剥茧的对三个工程中双方约定的价格、装修进度及验收等内容作出认定,还原了真实情况,并最终判决某装修公司支付龚某劳务费两万余元。
判决过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原告龚某拿到了久违的劳务费。2025年1月6日,原告龚某特地到法院向王静宜法官表示感谢,并赠送了锦旗。
成功审结此次欠薪案件,既体现了固安法院司法为民的情怀,小案不小办;也彰显了法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守薪更守心。下一步,固安法院将继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理念,努力办好案,解纷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