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尖塔垃圾收集站焕然一新。本报记者 崔帅 摄
工作人员保持站内卫生整洁。 本报记者 崔帅 摄
本报讯(记者 崔帅)“打破常规印象,拥有时尚外观,没想到现在垃圾收集站‘颜值’这么高!”日前,有市民途经市区北凤道凯悦花园小区,发现附近一座垃圾收集站焕然一新,俨然成为城市街头风景。
这是南尖塔垃圾收集站。从外部看,胶合木的封闭主体尽显环保本色,阳光板采光窗的设置为内部带来流动的空气和间接采光。走进站内,场区整洁敞亮,场地标线清晰,地面、墙角、箱体等死角旮旯儿一干二净。
“我做站管员有10年了,以前露天作业,现在搬进木质建筑,从前的地坑变成了密闭压缩箱,不再风吹日晒,也没了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整体工作环境都变好了,干起活儿来更得心应手。”南尖塔垃圾收集站站管员刘立响自豪地说。
南尖塔垃圾收集站承担着周边10多个小区生活垃圾的收集任务,日均收集生活垃圾50~80吨。改造前,站点存在收集设施露天摆放、地面破坏严重、收集技术落后等问题,容易导致环境二次污染。此次改造升级包括加装胶合木的封闭主体、路面和地面硬化、更新密闭压缩设备等。
双箱作业、精细收运、独特外观设计……南尖塔垃圾收集站2024年6月全新启用,站点的运行成效明显提升,周边卫生环境有效改善,促进了环卫精细化管理和城市品质品位的提档升级。
据悉,清运管理站所辖垃圾收集站点28座。为进一步提升收集站转运能力及整体面貌形象,解决市区内部分垃圾收集站设施老化、运力低、收运量不均衡、个别站点排队等问题,制定了分步调整垃圾收集转运模式的计划,经过全面摸底和实地调研,从2024年3月开始,以垃圾收集站点改造为契机,迈出了调整的第一步。
其中,南尖塔垃圾收集站由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直接进行规划改造,尚华城、北小营、群安街、小王庄、董村、隆福6座市区收集站由清运管理站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剩余21座收集站完成内部设施的自行改造,包括站体提升、站内环境改善、硬件设施配置的更新等。
改造的同时,清运管理站还对部分收集站的垃圾压缩箱规格及作业时间进行了科学调整,在人流密集区和小街巷空间较为狭窄的收集站多配备收集口小的垃圾箱、中心区外围和主次干道的收集站多配备收集口大的垃圾箱,通过垃圾箱适配倾倒车型达到了疏导分流的目标,避免高峰时段拥堵。
此外,针对垃圾倾倒需求量较大的区域,清运管理站将十四中站、水果市场站、隆福站、泰安园站这4座收集站调整为24小时作业模式,部分收集站点根据垃圾倾倒实际适时延长了作业时间,加大收运力度,大大减少了垃圾滞留时间,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垃圾倾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