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冀州城区园林绿化不断扩容升级,区住建局通过充分盘活可利用闲置地块,科学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建设了多处公园、游园和“口袋公园”,在给广大市民创造“转角见绿、有氧舒适”生活空间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养护成本,每到秋冬季节,绿化树木开始落叶,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扫清运,特别是公园内,绿化树木品类多、面积大且相互交织,清理清运耗费人员多、时间长、难度大。针对这一情况,区住建局积极探索循环再生的新办法,把老盐河公园作为“落叶堆肥”试点,将公园内的“绿废”变“绿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设立“堆肥坑”落叶归根化春泥
在每年树木落叶的处理上,通常的做法是将这些落叶集中清扫归堆,然后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而每当在补种新植物时,则需要施肥养护以促进其生长。面对园林绿化废物处理和植物养护的双重挑战,老盐河公园在不破坏整体布局与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空闲地块建立了堆肥坑,坑深1.2米,占地约半个篮球场大,工作人员每年将公园内清除的杂草和落叶全部填进坑里进行堆肥,让“落叶归根”,实现了园林绿化废物“来于自然,归于自然”。
制作“三明治”绿废变宝降能耗
在堆肥时用“三明治”方法将落叶、化肥、土壤按照6:1:3的体积比率填埋覆盖,最后蓄满自来水,让落叶、杂草等绿化废物慢慢被微生物发酵、分解,一次堆肥时间需要1-1.5年左右的时间,腐熟的“绿肥”为疏松的块层状或粉末状结构,除原本的腐木腐叶味,无任何异臭,堆好之后可以充分满足整个公园一年补植和种植树木所需的肥料,省去了公园每年要花费几万至十几万元购买的大量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将“绿废”变为“绿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效益双提升,做到了“落叶化土,枯枝归田”的生态循环。
化身“有机肥”焕发新生更护花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道:“不同堆肥时间的绿肥可以用作不同地方,作为有机肥使用所需堆肥时间较长,但是像裸露地面的覆盖或用作土壤改良使用一般半年时间即可”。园林绿化废弃物就近堆肥,然后就地使用,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与循环再生,还可减少运输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避免焚烧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公园绿化土地化肥和生物制剂使用,让公园土壤自肥,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土壤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