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欢乐新春宝藏保定 | 上新啦!保定市博物馆两大展览惊艳来袭~)
今日
保定市博物馆展览上新啦
《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
在保定市博物馆一层临展厅开展
展期持续至3月18日
《灵蛇献瑞 —— 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
在保定市博物馆一楼共享大厅开展
展期持续至3月18日
《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武强年画博物馆馆藏珍品99件,从门神门画、仙佛神祖、吉祥喜庆、故事戏曲、画谜游艺等方面展现年画艺术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到唐代的钟馗、张天师,再到后来的文官门神和娃娃门神,形式不断丰富,岁岁年年长久庇佑着家宅平安。同时,配合展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秋英老师的白沟泥塑作品“十二生肖”等,马若特老师的曲阳泥塑作品“糖葫芦”,肖永辉老师的肖氏面塑作品“寿星”等,邸桂林老师的白洋淀面塑作品“孙悟空”等。这些作品与武强年画相得益彰,丰富了展览内容,强化了展览主题。
整个展览面积670平方米,展线100米。根据大纲内容进行分区展示,选用了武强年画基本用色里的大红、铜青、乳白三个中国传统色,通过色彩与文化的交织表达年画的文化魅力;运用廊道灯箱高清展示武强年画选萃;结合展厅特点,设计DP点进行场景复原,再现年画晾晒、过年场景等。同时配套制作了研学手册,向观众免费发放,深入解读年画文化,沉浸式感受年画魅力。
吉祥喜庆
大花瓶
泰山神虎
故事戏曲
《西游记拜佛求经·淋经》
画谜游艺、童话幽默
《父子对》
《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既是对武强年画作品、年画艺术、年画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积极传承。接下来,保定市博物馆还将结合展览精心策划推出年画添彩、古韵新结、新春拓福、年画话新年等系列社教活动,趣味满满。在感受热热闹闹传统 “年味” 的同时,领略武强木版年画那独一无二的魅力,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
知识链接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因产地在河北武强县而得名。武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年画产销中心,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之乡”。
武强年画的起源可上溯到宋元时期,明初已具规模,至清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武强年画制作全部为手工工艺,采用木版水色套印而成。武强年画色彩明快,线条粗犷,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有门画、神祃、历画、窗画、灯画、中堂画、对联等几十种,吉利红火、祥和喜庆,充分反映了民俗、民情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愿望。武强年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农耕社会缩影”“民俗生活大观园”。2006年武强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灵蛇献瑞 —— 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
此次展览由中国文物报社携手生肖文化传播联盟的数十家文博机构,深挖文物资源,选取数百帧灵蛇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共同策划推出,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里过大年” 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河北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生肖文物大联展首度落地保定,为古城新年增添别样的文博风采。
保定市博物馆立足展厅实际,精心遴选出130张极具代表性的图片,分作“生肖文化的源与流”“腾蛇乘雾”“蛇舞丰年”三个部分,形象讲述生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蛇形象的文化寓意与神秘魅力以及蛇文化衍生的民风民俗、民间故事等,脉络清晰、环环相扣,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蛇年生肖文化盛宴。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观天察地、顺应四时的智慧表达。在历史的演进中,生肖逐渐与民间信仰、占卜习俗、文学艺术等相结合,发展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2025年是乙巳蛇年,蛇在中国文化中历来被视为智慧和灵动的象征,它时而化身神祇,守护人们的信仰,时而融入图腾,承载民族的标识。从伏羲女娲的创世传说,到镇宅家神的民间崇拜,其蜿蜒的身姿交织着神话与现实,升华了宗教与民俗、文学与艺术,成为智慧、繁衍与富贵的象征,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自然和谐、生命轮回的深刻洞悉。
展览期间,保定市博物馆将结合展览举办“灵蛇献瑞,新春拓福”“剪鸿运,闹花灯”“蛇文化故事”短视频征集等活动,进一步阐释展览内容,与广大观众共度蛇年新春佳节!
快码住这篇
新鲜出炉的看展指南
@你的看展搭子
出发去保定市博物馆看展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