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的时候,杨勇已经把7套装置挨个转了一遍,一趟下来足足有40分钟。
完成了接班前的预检查,他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简短的班前会。布置工作时,他打量着每一个人,像刚刚预检查一样认真仔细。
杨勇是沧州炼化炼油二部运行一班班长,也是党小组长。在他眼里,10来分钟的班前会,不光能安排工作,还可以通过细致观察,掌握大家的精神状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理顺员工思想情绪,促进安全平稳生产。这是20多年的带班经验,被他称为“谈心文化”。
“谈心”是激励
“张欣,等等我。”那天班前会后,杨勇紧走两步,追上副班长张欣,“你现在已经是副班长了,要学会把任务分解开来,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形成合力……”
杨勇发现,刚刚当上副班长的张欣,还停留在技师的角色上,班前会布置工作不明确,作用发挥不明显。于是,散会后,他趁热打铁,和张欣聊了起来,一方面引导他放下包袱和顾虑大胆管理,一方面给他支招当面传授管理经验。对于张欣而言,自己的成长进步得益于班长杨勇的每一次谈心谈话。几年前,当他仅满足于“当个主操就很好”的现状时,杨勇想改变他“不思进取”的态度,不止一次地找他谈心,鼓励他多学多练。短短三四年功夫,张欣不但当上了制氢装置技师,还因为巡检仔细避免事故,2次获得了“感动沧炼”功勋奖,2024年装置检修前,还当上了副班长。杨勇带领的运行一班有30多人,其中35岁左右的年轻人就有10几个。有朝气、脑瓜活,要是能把青工们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那整个班组的操作技能水平就会提升一大截儿。杨勇通过一起干活了解每一个人的技能水平,通过“谈心”掌握每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他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制定轮岗计划,鼓励他们通过岗位练兵和各类竞赛提高自己。2024年初,得到S Zorb装置将举办全国竞赛的消息,杨勇找来岗位上的3名小伙子进行集体“谈心”,“你们只管往前冲,能进决赛咱就胜利。”最终,一名员工夺得了全国竞赛的金奖。杨勇“谈心”方式可不光是一味地表扬和鼓励,要是遇到班组人员违章违纪,“谈心”的氛围就会带上几分火药味,让人红脸出汗,记忆深刻。杨勇本是个急脾气,说话直来直去。20年前刚当班长那会儿,与人交流不懂得“拐弯抹角”,只能靠着强势管理,推着大家往前走,班组内部“疙疙瘩瘩”的小事时有发生。慢慢地他意识到,带好班组不能简单地靠直来直去的强势管理,还要学会“察言观色”,针对不同情况,采取“迂回战术”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改变急脾气,是一种自我锻炼。他参加公司EAP培训,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学着放慢语速和人讲话,学着用眼睛和人交流。5年前,他当上了党小组长,遇到问题,学着像支部书记那样开展“谈心谈话”,但是由于方式方法不对,“谈心”显得特别生硬,有时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效果并不理想。然而,他并不放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报名参加了公司理论宣讲小分队,50岁的人开始学着制作PPT,一口“沧州话”也渐渐变成了普通话。4年多的时间里,他累计为各基层班组宣讲形势任务80余场,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的技巧有了很大的改变,语速变慢了、眼睛会笑了,“谈心”不留痕迹,让大家感觉到彼此的倾诉是真正的“掏心窝子”。谈得好,促进工作,谈不好,适得其反。如何让谈心谈话起到积极作用,杨勇总结了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其中最核心、最打紧的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时间、方式、地点和时机都得把握好。制氢岗位的马建勋是个慢性子,凡事不着急,技能水平不错,但给人的感觉就是紧张不起来,看上去似乎有些漫不经心。杨勇暗中观察,一直想寻找合适的机会和他谈谈。2024年,马建勋的儿子以650多分的成绩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光你高兴,咱们全班都跟着你高兴。”班前会上,杨勇带头鼓掌表示祝贺。“咱们好好干,也给孩子树立榜样。”一句话仿佛点醒了马建勋,打那以后,他有了改变,工作节奏加快了,参与班组活动也积极起来。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再加上合适的语言,有时会产生奇妙的效果。S Zorb岗位技师张平,家里老人接连生病住院。班前会上,杨勇从他疲惫的面容看出了问题。那个白班,杨勇始终用眼瞄着张平,尽量不给他安排重要的操作,外出巡检和他一起去。下了班以后,他通过电话了解情况,第二天还组织岗位上的兄弟姐妹到医院看望。没过多久,老人的病恢复了,张平的工作状态也恢复了,甚至比以前更加卖力气。高兴的事聊一聊、郁闷的事道一道,现如今,杨勇发动党小组的7名党员,每人包保3名职工群众,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谈心文化”。大家的心近了,“疙疙瘩瘩”的事情少了,学习工作的劲头也足了。近3年来,公司工人先锋号、年度优秀班组等集体荣誉纷至沓来;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S Zorb装置全国竞赛金奖、“感动沧炼功勋奖”等个人荣誉和成绩,像累累硕果挂满枝头。这个基层一线的倒班班组,在“谈心文化”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