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碧水奔流万物生 ——从美丽河湖看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之路)
通过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让滹沱河重现生机,绘就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资料图) 记者 张晓峰 摄
行至滹沱河两岸,只见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水鸟翱翔、追逐嬉戏……好一派诗意画卷!
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是中国北方的生态明珠。从古中山国、东垣邑,到后来的三关雄镇之一真定府,都曾在滹沱河两岸兴盛一时,奔流不息的滹沱河孕育了沿岸传承千年的灿烂文明。
守护好这一河碧水,格外重要。
石家庄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滹沱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统筹推进一系列强有力的系统治理举措,治理后的滹沱河焕发新生,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绿色福祉的同时,也已成为城市生长的“新轴线”。前不久,经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推荐,生态环境部评审,滹沱河(石家庄市段)入选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母亲河”绽放生态美
滹沱河是个啥样子?在63岁的河畔居民张惠贤眼里,就是两幅画面。
黄沙四起、污水横流、垃圾成堆……20多年前的滹沱河,曾经是这样一幅画面;现在的滹沱河,碧波荡漾、绿树环绕……清晨,漫步在滹沱河的张惠贤笑得开怀:“就像一幅水彩画似的。生活在这里,感觉年轻了10岁!”
“把滹沱河治理好、修复好,还石家庄‘母亲河’以本来面目,是全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家庄市投资近300亿元,实施高标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全域共治,恢复河流生机。
制度保障,多部门协同推进。出台《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暨沿线地区综合提升规划)》《石家庄市滹沱河保护条例》,成立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区管理委员会,为滹沱河生态修复保护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长效管护机制。
利剑斩污,多举措提升水环境。封堵非法入河排污口14个,开展127个傍河村的环境整治,排查整治沿河1公里范围内畜禽养殖,改扩建污水处理厂9座,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改善水环境。
联合调配,多渠道保障水资源。出台《滹沱河(河北段)基本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石家庄市滹沱河(含小作河、冶河、汊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多库多源水资源联调机制,保障河流生态基流。
得益于滹沱河生态修复,这条因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而一度满目疮痍的大河,如今河水清澈,水鸟翩跹,生物多样,再现“一鞭晓色渡滹沱,芳草茸茸漫碧波”的万千气象。
自然岸线实现人水和谐
拎起摄像机,扛着三脚架,带上长焦镜头,闲暇时候,市摄影家协会副会长邢硕便会带上他的装备,到滹沱河畔蹲守、拍摄。他的照片里,有秀美的蓝天碧水,有成群的野鸭游弋,鸟儿色彩斑斓、灵动有趣。
“滹沱河河流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优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拍摄题材,比如更清澈的水面、更丰富的植被,以及可能增加的野生动物种类等。”邢硕告诉记者,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生物多样性随之增加,这意味着更多的动植物可以成为摄影师镜头下的主题,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使得拍摄的照片更加清晰,通透,色彩更加丰富鲜艳。
伴随着滹沱河生态修复,滹沱河水质实现跨类提升,从原来的劣Ⅴ类提升至优良。水生植物群落沿岸密布、结构合理,水盾草、豆瓣菜等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及浮叶根生植物错落分布且植株密实。
如今的滹沱河,水生动物显著增多,再现乌鳢、黄颡等各种鱼类39种;每年在滹沱河迁徙停留的鸟类涉39科20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4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青头潜鸭”现身滹沱河。湿地与水域面积得到恢复,沿岸新建绿地10398.82公顷,自然岸线得以重塑,形成西有山水景、中有古城韵、东有田园色的滨水生态长廊。
春有百花盛开,夏有蝉鸣在野,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公园打拳练剑、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环城绿道骑行慢跑……滹沱河生态修复让市民享有了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
水润城兴尽显发展活力
一条河流、一方湖泊,不仅是家门口的风景,更是一座城市通向高质量发展的持续修行。
修复治理后的滹沱河,不仅为石家庄构筑了新的景观长廊,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轴线”,沿河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滹沱河成为构筑“拥河发展”经济带的重要生态支撑。
在滹沱河畔,太平河片区美不胜收,高标准谋划实施的宏伟蓝图正逐渐清晰。
太平河片区,位于滹沱南岸以南、古屏东路以北、胜利大街以东、体育大街以西,总规划用地面积约8300亩,按照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目标,全力打造滹沱河经济带、实施拥河发展的起步区、示范区、引领区。
目前,太平河片区展示中心、滹沱宾馆、卧虎山公园、梅岭春早公园,以及林青街、柳中街、学府桥等工程均已完工,片区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一条高水平经济带、景观带、生态带正从愿景走进现实。
一河风光,一河画卷,滹沱河向美而生。良好的水生态将河湖的美丽还水于民,人水相亲,碧水长流的美景换来了石家庄人民的自豪与笑容。(记者 王 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