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提问“血糖血压都正常,体检发现血脂高,他汀类药物需要长期吃吗,哪种情况需要终身服用他汀呢?”保定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为您解读:
众所周知,作为最重要的降脂药,他汀类药物不仅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还具有抗动脉粥硬化、稳定逆转斑块、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尤其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而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的目标值更为严格,不能看正常参考值范围。5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的复发都与LDL-C没有达标有关。因此LDL-C是调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
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需要长期服用他汀。若无禁忌或不耐受,是不能停药的。
一些患者由于考虑药物的副作用,经常自行停药。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临床上常见的他汀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肝功能损害
肌肉酸痛乏力
新发糖尿病风险
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因个人体质而异,临床常见他汀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数发生在刚用药的前几周内。
对于刚刚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一般要求在2-4周的时间化验,目的有两个:
一是评估降脂疗效,看看是否需要调整降脂药物剂量或者种类;
二是安全性监测,了解肝脏和肌肉、血糖的一些指标是否有异常。
如果检测指标没有异常,而且连续监测三个月左右都没有副作用出现,那就提示患者对他汀的耐受性良好,继续用药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非常小,之后可以每半年化验一次。
哪一类患者可以考虑停他汀药物呢?
对于是否考虑停用他汀类药物,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在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人群中,当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其实,降脂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首先推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其中,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主要是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全谷物、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对于ASCVD中危以上人群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特别强调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应在300mg以下。(马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