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与胃肠疾病有关的细菌感染,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通过13C呼气试验或14C呼气试验检查发现。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般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包括粪-口途径和口-口途径,粪-口途径指感染者含菌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饮食,其他人吃下后感染;口-口途径指感染者含菌的唾液污染了食物或餐具,其他人吃下后感染,还有一些家长亲吻婴儿或用嘴喂婴儿饭引起感染也属于口-口途径。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怎么办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根除治疗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患者。常见的杀菌方案包括三联、四联,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日常应如何护理?
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于人体的消化道之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和传染。已感染者需积极治疗,定期体检和复查等,避免传染其他人。同时日常还应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保持愉快心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手卫生,生冷食品要洗干净才能吃。集体用餐时最好用分餐制,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碗筷应高温消毒(消毒碗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在进行治疗时,应遵医嘱,禁忌饮酒,注意复查。
此外,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方面仍存在一些误区,如:
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后胃病就治愈了吗?
首先患者腹胀、纳差、食欲不振等胃病症状并不一定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引起胃病的病因并不是只有幽门螺旋杆菌。例如,急性胃炎也可以出现胃病症状,但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是急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并不需要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即使有慢性胃炎,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阴性,并且没有胃黏膜的萎缩、肠上皮化生时,需要考虑慢性胃炎的病因并非幽门螺旋杆菌,同样也不需要抗菌治疗。其次杀灭患者幽门螺旋杆菌后,胃中的病灶(糜烂、溃疡、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等)不会马上痊愈,仍需要治疗。
服用三联或四联药物后为何根治不了幽门螺旋杆菌?
对于服用三联或四联药物可以将幽门螺旋杆菌在胃内杀灭,但胃内的环境不改善,仍不可避免邪气的侵袭,幽门螺旋杆菌还会滋生繁殖。西医认为部分人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复发,而且复发率有地区、种族差异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复发率很低,平均每年的复发率仅为2-3%左右,而在欠发达地区,复发率可高达每年10-13%。这里说所的复发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根除不彻底,残留在体内的少量细菌死灰复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治疗成功后的1年内;第二种情况是再次感染了新的幽门螺旋杆菌。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在发达国家,以前者为主,在欠发达地区,通常是后者占主导地位。
总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涉及多方面因素,医生会严格掌握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的适应证,给予规范化治疗,必要时根据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的发生。在根除治疗中,患者务必遵医嘱进行规律服药,即使胃部症状有所好转,也要坚持服药,直至将幽门螺旋杆菌根除,以免出现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株。(河北省中医院脾胃三科 周平平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