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曲阳飞叉!历史悠久,名扬四方~)
曲阳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飞叉
飞叉是一种古老的杂技表演,利用金属叉杆和肌肉摩擦实现动作。起初是从古战场上的钢叉兵器推演而来,后来逐渐成为民间技艺娱乐的表演工具。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展现了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曲阳县洼子村飞叉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末期。当时几代人为谋求生计,外出卖艺,走南闯北,融合各地技艺特点,练就了如今高超的技艺。
飞叉是一门绝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身体全部都要动起来,如飞叉二郎担山、怀中抱月、前踢后踢、黑狗钻裆等动作,精彩纷呈,极具观赏性和健身功能。
艺人使用装有活络环形铁片的钢叉,使之在肩、背、胳膊等处滚转,抛掷空中然后接住,耍出各种花样。达到一定水平的表演者,可使飞叉全身上下滚动飞舞,叉随人转,人随叉动,上下翻飞,可谓险象环生,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目前,洼子村成立了飞叉队,定期组织培训,进行比赛,让全村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培养兴趣。如果发现苗子,将有专人负责传授技艺,使洼子村飞叉技艺后继有人。
左右翻飞旋转,高低腾云降落
曲阳飞叉
滚转抛掷间,夺人眼目
它传承不仅仅是
对技艺的继承和发展
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彰显
让非遗之美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