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金融支付服务,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环境,沧州吴桥支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围绕“扫、刷”支付、现金使用、账户服务、数字人民币、适老化及网上银行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打通支付服务堵点卡点,促进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切实将“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让金融支付服务“无碍”更“有爱”。
协同综合施策。随着数字化金融支付的不断发展,“扫一扫”直接“码”上支付本以为金融支付的主流方式,,但现金和刷卡交易依然是老年等特殊群体和境外人士习惯使用的支付方式,对此现状,该行将优化支付服务作为重大任务,与有关部门高效协同,加快健全以《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为基础、多部门协同发力的“I+N”服务体系,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综合施策、共同发力,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机构、重点场景,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实抓实干打通支付堵点,截止11月末,新开通二维码商户380户,其中优质客户312户,并成功建立了二个大型商厦MIS收单业务,成功洽谈了国家4A级景点吴桥杂技大世界智能景区场景建设等项目,全力营造“无碍”营商金融支付环境,让金融支付更“有爱”,取得明显阶段性进展。
金融服务“人民性”。该行坚持金融服务要“人民性”,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贯彻到各方面和全过程,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特殊群体,围绕“衣、食、住、行”等场景需求,打通支付堵点,做好便利化、适老化、国际化等金融服务,根据不同客户群体金融需求,加强网点适老化改造,配备轮椅、老花镜等设施物品,优化简化老年客户服务流程,探索实践网点适老化服务新模式,在持续做好厅堂金融服务同时,完成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升级改造,真正践行“支付为民”理念,着力提升支付便利性、可及性、满意度,让便捷支付体验走进消费者的心坎上,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温度。
服务把握“规律性”。该行坚持在做好优化支付服务把握“规律性”,促进统筹协调促进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建立银行与市场良性互动关系,在更多细节更多便利上优化服务,通过现金、刷卡、扫码等多种金融支付方式优化结合,结合实际出台针对性举措,做好营商环境支付受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用卡环境优化改造,积极布放、升级改造智能POS终端等自助设备,激发支付服务商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推动支付服务无堵点卡点,齐抓共管形成立体化工作格局。
服务体现“包容性”。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采取因“需”制宜,更好保障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设计推出“零钱包”业务,采用“定制化”与“标准化”相补充的服务模式,既要布局未来,不断深化移动支付、网络支付等业务创新,也要重视当下,充分保留现金、存折、银行卡等传统方式,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构建各类支付服务兼容共生、协同发展的支付服务体系。
服务富有“创造性”。积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持续优化支付服务,充分把握新时代支付服务创新的内核与关键,坚持开拓创新优化支付服务,着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如升级手机银行大字版产品服务,新增语音交互助手、社保医保等服务,搭建更多适老化场景,建立商场、景区、车站等人员密集的支付服务示范点,优化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流程,面向老年人、出租司机、境外人士等提供“零钱包”服务,提供数币与外币双向兑换等服务。并积极打造支付便利化服务特色网点等,做好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不断提升金融数字化转型客户服务力,积极推广数字人民币等服务,截止今年11月末,该行新增对公数字人民币360余个,个人数字人民币3300余个,推广办理三方绑卡5万多张,公众号绑卡5000余个,工行小程序扫描预约3800多个,每月增长势头强劲,进一步激发了客户对数字人民币等业务的使用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客户的金融支付体验,激发“数字化转型”的新活力,推动构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支付环境。(姜丽娟)